绿色银川,美丽公园。
“宁夏故事”系列明信片,展现多彩宁夏。资料图片
悦庐书店的中秋诗会。
宁夏秦腔《狸猫换太子》在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上大放异彩。资料图片
银川,一路走来,随着不断的文化建设与发展,被一点点绘出色彩,尤其是近十年,这片土地更是以“泼墨”手法,呈现出缤纷文化。
一面是城市快速成长,一面是文化不断被发掘、创新、再造。生活在这里的人,有梦,更有诗和远方。如果用色彩来表现十年来的银川,这里的文化,一定是斑斓多彩的。
文化是一种生活
“作为银川人,之前居然没有发现这个文艺打卡地‘宝藏’——漫葡小镇的大象艺术公社艺术氛围很浓,有很多艺术家的画作……附近还有个贺兰山书房,有很多艺术类书籍,周末来这里打卡真是不错。”网友Galaxy曾在小红书上发布了几张漫葡小镇艺术街区的照片,分享了她和朋友们在这里喝咖啡、聊天、看展的种种乐趣。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将自己的闲暇时间交给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在浓厚的文艺氛围中,放慢生活节奏,享受文化带来的愉悦。不知不觉间,文化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或者说,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无处不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银川的城乡文化空间不断拓展,村镇文化舞台热闹不断;城市图书馆、悦书房安静但从不缺乏人气;夏天傍晚,广场上歌舞开演,冬天的商场里,文化活动一场接着一场;年节假期,尤其是传统佳节期间,公园里花卉展摆,民间文艺让人眼花缭乱;银川文化艺术博览中心、怀远夜市、漫葡小镇,充满特色的文化体验场所和街区,彰显着城市文化品位;艺术节、音乐节、大型赛事落地,让银川人的文化生活“大餐”不断。
因文化而自信
“我入行10年了,这10年可以让一个人改变很多,更可以让一个行业的理念改变。”设计师邢龙说,刚入行做设计的时候,特别崇尚所谓“国际化”的风格,常常喜欢放点英文字母在作品中,不仅仅是他自己,似乎整个行业都是这样的。但近些年,传统文化被提上新的高度,人们发现了它的价值,设计上也有了新的思路,“这就像你回到老家,用家乡的方言说话,非常舒服、自在。”
谈到家乡,邢龙说,正是宁夏,撑起了自己设计工作的大部分业务。四五年前,他开始做“宁夏故事”系列文创产品,目前已经有十多种,还和贺兰县稻渔空间以及本地酒庄推出过联名产品。他说,很多人知道他,就是从这些系列产品开始的。“挖掘本土文化元素做设计,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事。”他还记得刚入行那几年,本土产品的外观设计总脱离不了一种“土气”,做枸杞就生硬地在包装上画了枸杞,其他产品也为了凸显地域属性,直接用照片。“现在的设计要精细多了,我们在运用本土文化元素时,会思考很多,比如贺兰山、黄河、岩画、古迹和各种地标,要充分了解它,要抽丝剥茧,提取一些代表性的符号或者色彩,这个过程真的会爱上本土文化,还会为现在做的事找到更多意义。”
适合文化生长的土壤
不久前,宁夏原创话剧《奶奶的诗》受邀参加第七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在国家话剧院小剧场上演。这部作品的编剧、导演李思遥于2013年创办了自己的戏剧工作室,今年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
回想这10年的变化,李思遥说,无论是他和自己的团队,还是观众,都在彼此的陪伴中不断成长。“银川的观众们素质很高,外地来的艺术家也这么评价。他们有相对较高的欣赏水平。”李思遥说,自己多年来一直想把戏剧方面前沿的艺术带到银川,可喜的是,观众能够接受,并且给了他生存的土壤,“我们现在票房是比较稳定的,这很不容易,根据这个城市的消费能力,有人愿意为文化买单,可见大家的重视。”
李思遥是从民间走出来的文艺工作者,就创作来说,他喜欢银川这个城市,“扎根在这里,不会让人变得那么浮躁,能把事情做得更扎实。”在他看来,近10年来,银川的文化变得更加繁荣,但又不至于内卷,而是让某些精神化的东西,从容不迫地展现了出来。(记者 李尚 文 刘旭卓 李尚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