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很难想象樟子松能在海拔1300-1500米的干旱半干旱沙漠地带栽种成活,并且成活率很高。
9月20日上午,“喜迎党的二十大 绿水青山看宁夏”宁夏林草非凡十年主题采访团记者走进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防沙治沙试点项目区。
或许是因为刚刚下过一场雨,沙漠地带生长的樟子松和其他沙生植物一样,吸着雨露蓬勃生长。
颇受欢迎的沙葱开着紫色的花朵。
宁夏中卫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成立的第一个荒漠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4044.34公顷。1984年挂牌成立宁夏中卫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管理所,1994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里有闻名全国的AAAAA级沙坡头旅游区,集广袤的大漠、波涛汹涌的黄河、挺拔的高山、苍翠的绿洲为一体,既有江南美景,又有北国风光。如果没有三十多年防沙治沙和生态保护,哪里还有这样的人间美景。
中卫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刘荣国介绍栽种的植物。
宁夏中卫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刘荣国介绍,三十多年来,保护区自然生态呈现恢复、发展趋势,主要保护对象稳定,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保护区植被面积增加,植物种类增多。从1986年至2018年,植物种类由414种增加到485种,植被覆盖率达65%。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加,鸟类从100种增加到178种,哺乳类动物从19种增加到2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从14种增加到31种。治沙成果显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行封沙育林草、人工灌溉造林、扎草方格等措施,在北部沙漠边缘建起了55公里的防风固沙林带,在西北荒漠中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防沙治沙项目栽种樟子松。(图片由中卫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
2021年,宁夏沙坡头规模化防沙治沙试点项目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新建、巩固提升防风固沙林3万亩,其中采用综合治沙技术建立起乔灌草结合的多功能防风固沙防护林1.5万亩,巩固提升原有防风固沙林1.5万亩。
绿油油的水蓬。
刘荣国看着眼前一人多高的沙柳告诉记者,为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结合宁夏防沙治沙规划重点区域,选取生态地位重要、生态脆弱、防治任务紧迫的沙坡头、哈巴湖、白芨滩等集中连片地区开展规模化防沙治沙试点。项目区规模化防沙治沙试点建设从去年2月开工,铺设麦草方格,撒播草籽,栽植樟子松、沙柳、柠、花棒、扬柴、沙木蓼等植物,每一株植物的存活都凝聚了建设者的心血。在项目区小湖、金沙海、长流水等区域设置固定监测样地28处,开展治理模式和不同治理措施下植物种类、演替规律、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等监测指标的提取和分析,准确反映治沙措施的动态变化。
沙生植物生命力极强。
此时,9月的沙漠别有一番风景,绿茸茸的水蓬像多肉植物一样茂密,开着淡紫色小花的花棒已经结子,来年在风和雨的作用下,会继续繁衍长出新苗。(宁夏新闻网记者 杨洲 蒋萍 文/图)
沙坡头地带生长的花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