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毅仁。记者 刘旭卓 摄
徐毅仁摄影作品《渠道防护林》。
作品《人进沙退》。(组照之一)
人物简介
曾任中国记协林业新闻协会理事、中国林业报宁夏记者站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摄影作品参加省部级以上展览及国际影展二十六次,获一、二、三等奖十多次,上百幅作品入选二十余本画册,多幅作品先后被《人民画报》《民族画报》《北京周报》《人民日报》《中国林业报》等刊用。
我出生于银川,今年78岁,一辈子是个务林人。我用几千个胶卷记录了宁夏的山川河流、沙漠绿洲,目睹了宁夏的发展变迁。如今再翻开当年的画册,依然会为之动容。
A
小时候便与摄影结缘
小时候,我姥爷开了一家照相馆,名字叫恒丰照相馆,和银川最早的宝珍照相馆属于同一时期。因为这个缘故,我早早就接触到了摄影,刚记事的年纪,就从姥爷那里看到了好多玻璃底片,还看过两本厚厚的相册,对摄影的兴趣,自然而生。
我觉得摄影很神奇,按下快门就能留住瞬间。所有人和事、生活的场景、优美的景色,通过一张小小的照片,就能被后来人看到。记得有一天,我从家庭相册中翻出几张老照片。有一张是太爷爷和太奶奶的照片,他们坐在太师椅上,两把椅子中间有个小茶几,小茶几上还摆着一台老式的座钟。还有一张是我二爷爷的照片,他一身戎装,气宇轩昂。
在我出生时,他们都已经去世了,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这几位亲人。照片能记录逝去的时间和人,这对我震撼挺大。长大后,我就想用摄影的方式,留住美好瞬间,记录一段段故事。
B
用照片普及绿化理念
长大后,我先在陕西彬县参加工作,1973年调回银川,在当时的宁夏农林厅林业技术推广站工作。当年,为了更好地推广宣传农林工作,厅里决定设立专门的宣传岗位,一共两个人,主要任务是拍照片,我就自告奋勇来到这个岗位。之所以毛遂自荐,是因为之前在陕西彬县工作的时候,我参与过当地地理调查的工作,自学了拍摄和冲洗技术,拍摄过好多照片,因此很有信心。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当时单位给我们配了海鸥牌照相机、一台小卡车,还有放大机、上光机、曝光机、烘干机等设备,后来还配了电影放映机。我记忆特别深,光一台相机就要400元,这在20世纪70年代宁夏各单位中,还是比较少见的。如今再看,这台相机发挥出的作用,远不止400元的价值。
装备齐全后,我和另一个同事就开始在宁夏到处跑,拍照片、放电影、宣传林业绿化。有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那年我们去贺兰山林管所宣传,冬天特别冷,我调好设备后,赶紧跑到屋子里烤了一会火,但外边荧幕前全是等待的人,大家的热情让我震撼。那几年,我们就用这样的方式,慢慢给大家普及绿化知识,以及绿化事业对祖国发展的重要性。
C
那时航拍是坐着飞机拍
1986年8月,当时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厅为了宣传宁夏和三北防护林建设成就,全景呈现引黄灌区农田林网建设,黄河护岸林建设,中卫治沙成就,以及银川地区周边景观,组织了四个架次,十多个小时的航拍活动,拍摄了近千幅照片,这是宁夏较早一次大规模航拍摄影活动。以前不像现在这么方便,有无人机,那时候的航拍是人坐着飞机拍。
当时参与航拍的有林业部、新华社、人民日报社、林业画报社的记者,还有部分省区林业系统的摄影家,我也有幸参与拍摄。接下来在8月中旬,林业部宣传司、宁夏林业厅又组织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社、北京市摄影家协会以及江西、安徽、新疆等八省区林业系统的记者共二三十人,历时20余天,在宁夏进行了摄影采访活动,采写了大量的文字稿件,拍摄了大量照片资料。
这些采访资料后来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画报》《民族画报》等报章杂志广为刊发,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也广为宣传报道,并且很多照片后来被编成画册。这些活动为宣传宁夏、宣传三北防护林建设成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D
让更多人了解美丽宁夏
工作这些年来,我的足迹踏遍宁夏山区、林区、沙区,这些丰富多彩的风光,还有奉献在基层的林业职工都成为我的“模特”。
我拍摄的作品《布下方阵降黄龙》,展现的是宁夏用方草格治理沙漠的情景。正因为宁夏在治沙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1997年,林业部在银川召开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国际会议,当时,离开会还有五天,我们要紧急制作八个大型摄影图片展板,给中外来宾介绍宁夏生态建设成就。时间非常紧,我只能连夜加班找资料、选照片、设计小样、找人写照片简介,中文我写,英文翻译找人写。五天后,八块1.8米高、1.2米宽的大型展板顺利到位,取得了很好的宣传展示效果。
在制作展板的过程中,我翻阅了大量照片,梳理了宁夏这些年来在治沙、生态保护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我也为自己能够参与其中深感荣幸。作为务林人,我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家乡的发展历程,让更多人了解了美丽的宁夏。身为宁夏人,我深感荣耀。
(记者 刘旭卓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