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后,白天盛夏余威仍在,但早晚逐渐凉爽。那么,立秋之后,人们应该如何养生?银川市中医医院肺病科副主任医师张骞认为,此时养生,应重视饮食,滋阴润燥,以免燥邪伤身;调养精神,使内心宁静,神志安和。
注意润肺防秋燥
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容易产生疾病,因此立秋后需要注意润燥、养阴、润肺。立秋过后,肝脏、心脏及脾胃还处于衰弱阶段,而肺功能开始处于旺盛时期,因此要加强调养,使肺气不要过偏,影响机体健康。
中医认为,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食物。可适当多吃点酸味果蔬,比如西红柿、枇杷、柠檬等,以收敛肺气防秋燥。
“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多补充水分,少吃烧烤、油腻、伤胃的食物。在食疗方面,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张骞建议,梨清热降火,对肺热咳嗽、咽干喉痛、大便燥结症较为适宜。
脾为肺之母,健脾的食物对肺脏也有保护作用。莲子性平、味甘涩,入心、脾、肾经,具有补脾止泻、养心安神的作用,是秋天的适时补品。此外,莲藕也是不错的选择。也可适当服用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药材,如玉竹、沙参、西洋参(花旗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如果早晨起来感觉口干、咽干,可适当喝点淡盐水、蜂蜜水。
先别急着贴秋膘
经过一个夏天的“煎熬”,很多人明显消瘦了,因此民间一直有立秋“贴秋膘”的说法。但张骞提醒说,立秋后要注意养护脾胃,先别急着贴秋膘。“人们在夏季常常因为过食冷饮,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刚立秋后气温还是较高,空气湿度也大,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腻的养阴之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反而易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可能出现腹胀、厌食、腹痛、腹泻等症状出现。”
因此,初秋进补宜清补而不宜过于滋腻。清补主要指补而不腻,要适当食用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核桃、百合、山药、鸭肉等具有滋阴、润肺的食物。比较适合健脾胃的食物有薏米、莲子、扁豆、冬瓜等。
早睡早起忌贪凉
夏季,较晚的日落时间和较早的日出时间让人们养成了晚睡早起的习惯。而进入秋季以后,白昼时间逐渐缩短,人们应该尽早适应这样的季节更换。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起居上应开始“早卧早起”。早睡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早起后多做深呼吸,及时排出体内的有害物质。此节气中应加强夜里的睡眠时长,以补偿夏日的睡眠不足。对于睡眠不太好的人群,可吃些养心阴的食物,如冰糖百合莲子羹、小米红枣粥、藕粉或桂圆肉水等。睡前用温水泡脚,也可助睡眠。
“立秋后正是锻炼的好季节,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张骞介绍,可选择慢跑、散步、球类运动等,同时还可多做“鸣天鼓”等保健运动。
温差加大防感冒
值得注意的是,立秋后,盛夏的暑气还没有完全消退,白天依旧炎热,但昼夜温差却开始逐渐加大,天气变化无常,一不小就容易感冒。因此立秋后,不宜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出汗后很容易感冒。防止感冒,还可以试试两个简便易行的按摩方法:擦迎香和晨起浴面。用双手大鱼际(拇指掌侧肌肉丰厚处)在鼻翼两旁的迎香穴处反复擦动200次,再用掌根在面部上下擦动100次。
调养精神平心静气
另外,立秋后的精神调养也很重要,重点是收敛神气,平心静气。“尽量做到内心宁静,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同时还应收敛神气,由振奋转为宁静,由活跃变为平和,以适应秋季的特点,保持精神上的安宁。”张骞说。
小贴士
养阴润燥茶饮方
乌梅生姜茶
取乌梅1个(去核)、生姜1~2片、红糖适量。将乌梅去核,乌梅肉洗净切碎,生姜洗净切丝,同红糖一起放入保温杯中,沸水冲泡半小时即可。
乌梅味酸、微涩,性平,搭配生姜辛酸化甘,配合红糖酸甘化阴,有养阴生津的功效,能促进食欲。
(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