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以后,如何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将依赖于农业农村的科技创新,依赖于乡村的全面振兴。站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在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蔓延的背景下,要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弱项、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就必须摆脱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只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三农”建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才能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道路。
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由大变强
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在于农业产业的兴旺,在于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而科技创新是引领农业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严格耕地保护、保证粮食安全、培育优良品种、改造传统产业、推进绿色发展、建设智慧农业等,尤其要深入实施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联合攻关,以新机制、新模式、新技术、新方法、新方案为重点,下决心解决以农业种质资源为重点的“卡脖子”问题,推动农业产业全面升级,实现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转变。
毫无疑问,农业领域“卡脖子”的关键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既不能靠发达国家的施舍,也不能指望用我们的市场去换技术,只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牢牢掌握住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才能在危机四伏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渐次兴起,新的发展理念不断普及,现代农业的内涵也有了新的解读,生态农业、智慧农业、健康农业的蓬勃发展,将彻底改变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体系和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促进农业生产降低成本、提质增效、保护环境,促进农业业态由低端向高端转变,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让乡村更加美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必须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只有以科技创新引领农村改革和统筹乡村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发展新型农村经济,才能在更高水平实现城乡关系、村镇资源、乡村环境、乡村治理的科学布局及融合发展,才能筑牢乡村振兴的深厚基础。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需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强化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才能加快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在资源和环境双重压力下建设美丽乡村,以科技创新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建设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科技创新助力农民走上富裕之路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让农民富起来是“三农”工作的核心,农民生活富裕与否不仅关系到乡村振兴,也关系到缩小城乡差别和农村社会稳定。如何在各种风险干扰和冲击的背景下实现农民增收,对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意义重大。
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脱贫攻坚成果,5575万农村人口实现脱贫,但要守住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仍然需要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加强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壮大;需要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规模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通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实现增产增收;需要科学利用农业资源禀赋,推动现代农业设施建设,治理污染、修复水土,提高农业生产的基础能力;需要创新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建设数字乡村、发展农村电商,加强农村三产融合,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唯有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改造,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推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村庄规划工作和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这样才能稳住农业基本盘,守住“三农”安全和发展的基础。
因此,我们应当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农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瞄准现代农业前沿领域,整合优势研究资源,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王振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