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从中央到地方,“扩大内需”一词被反复提及。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今后五年要坚定不移扩大内需,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如何立足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主动服务全国大市场,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努力实现供需动态平衡、经济循环畅通,这不是一道单选题。
自治区政协委员将答案指向促进消费扩容升级,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城市特色街区改造、城乡消费服务体系建设等诸多关键词上。
【关键词】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消费升级,是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结构升级和层次提高,它直接反映了消费水平和发展趋势。推动消费升级需要从多个方面发力,包括发展夜经济,推动新业态消费蓬勃发展,加快线上线下融合等。
“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时提到,要促进消费全面复苏。其中一项就是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吸引更多外地人来宁消费。作为综合性产业,旅游消费已成为拉动内需、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点。”杨玉洲委员说。但如何撬动旅游消费还有很多功课要做,包括优化旅游景点价格,为游客提供更多优惠;加强对景区景点监管,合理调整门票价格;加强对景区景点周边经营秩序的整治,保护消费者权益等诸多方面。
杨玉洲委员建议,可以借鉴外省区做法,统筹指导景区景点价格,进一步优化宁夏旅游一卡通服务,为居民提供更多优惠,促进群众消费。在星级景区创建中,杜绝以提升价格为目的星级创建行为;对新建休闲区、新开发旅游产品,要适时确定收费和收费标准。
让外地人走进宁夏,也要让本地人走出家门。然而让消费者晚上“出门”,不是件容易事。如何发力“夜经济”一度成为摆在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面前的一道“论述题”。
自治区工商联建议,在编制县区“十四五”总体规划及旅游业专项规划中,将发展夜游经济作为重要内容,将宏观指导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审批程序;在税收、引导资金、城市管理等方面制定鼓励发展夜经济的优惠政策,激发各类创业就业主体进入相关产业,培育更多夜经济业态。
同时,打造夜间特色集聚区,加大文化类夜间旅游项目开发力度,延长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类公共服务场所开放时间,满足不同游客群体对文化产品的精神需求;建议完善交通及相关配套体系,增加夜游区域公交线路,优化夜间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合理安排公共交通运营计划,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出行保障。
【关键词】建设现代物流体系
在当前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需要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顺畅联通。作为流通体系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备受关注。无论是生活必需品,还是大宗货物;无论是送往居民家中,还是运往国际市场,顺畅的现代物流体系不可或缺。
近年来,我区物流产业规模不断增长、物流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物流企业加快成长、城乡配送体系不断完善,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还存在一些制约问题。
如何破题?民革宁夏区委会建议,强化平台建设,打造物流运输通道;创新发展模式,提升物流集聚功能;强化主体培育,引导行业集约发展;加大保障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在物流通道建设方面,制定我区现代物流中长期发展规划,强化陆港核心区建设,推动现代物流与金融、电商、信息等产业融合,发展口岸物流,拓展保税加工、跨境贸易、金融综合服务等新业态。加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推动优质供应商、采购商、物流企业入驻平台。加强物流数据开放共享,促进货源、车源、物流服务等信息的高效匹配,实现公路、铁路、水运等不同交通运输方式间的信息衔接。
在创新发展和主体培育方面,推广应用多种互联网+高效便捷物流新模式,大力发展供应链物流、冷链物流、智慧物流、跨境国际物流等物流新业态,构建与制造业、农业和商贸流通业深入融合发展的现代供应链体系。探索发展嵌入式供应链物流,补齐联运转运衔接设施短板,加快培育一批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的龙头物流企业和技术水平先进、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现代物流企业。推进铁路专有线提质增效,形成多点发力的物流格局。
【关键词】改造提升商业步行街
作为宁夏的“老牌”商业步行街,银川市新华商圈鼓楼步行街最近动作频频,继原华联商厦升级改造为新百总店B馆后,其北边区域也开始改扩建。
宁夏城市商业步行街于上世纪8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区五市共有25条城市商业步行街,街长超过1.4万米,面积超过230万平方米。但近年来,一些城市商业步行街陷入了发展困境,呈现出同质化严重、人文价值未彰显、空间利用效率有待提升等问题和短板。
民盟宁夏区委会建议,综合考虑步行街所在城市的发展定位,与国土空间规划有效衔接,形成一个既立足现有基础又着眼长远发展的总体规划,同时按照整体设计、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的原则,做好街区环境、业态布局、交通网络等若干个配套规划。推动业态创新,优化街区业态结构,提升购物、餐饮等传统业态,布局新零售、新业态。提高商品档次,推进名品名店名街联动,引入具有丰富经验和品牌资源的商业运营主体,努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培育当地特色品牌、老字号品牌,发展首店、体验店和品牌旗舰店等新商业模式。
此外,要将步行街发展与历史文化传播、旅游购物消费相融合,推进商旅文联动,继承传统步行街历史文脉,保护重要历史遗存,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注重发挥老字号、地方特产和非遗技艺的带动作用,塑造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民族特点的步行街。同时,对步行街进行数字化改造,开发各类自助服务设施,提供交通引导、商品导购、移动支付、停车出行、物流配送等智能服务,建设“数字街区”,提高服务个性化、精准化水平。(记者 李 徽 张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