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团委采取五项举措汇聚疫情防控青年力量 新建包银铁路惠银段顺利完成跨既有线架梁作业 多姿多彩的国际中文教学 女篮世界杯:中国胜波黑 宁夏全力打造“西部数谷” 银川:文明成校园最美风景 奔跑吧,我们的棒球队 银川市直机关400余名党员干部闻令而动 在收获中遇见最美的秋天 金丽娟:恪守本职动员家人奋战抗疫一线 党员示范引领让移风易俗深入人心 银川市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多部门联合治理电动车“飞线充电”“进楼入户” 宁夏启动危险化学品企业专家驻点指导服务工作 银川市招募疫情防控储备青年志愿者 自治区总工会筹拨150万元助力中卫市、中宁县疫情防控 宁夏积极防范疫情医废处置环境风险 惠农区:“导师帮带”助力“雏雁”变“头雁” 18个“一键式可视报警柱”亮相惠农街头 超市“四舍五入”多收5分钱,被责令退款整改 专家:发现风险及时报备 做好防护谨慎出行 村里来了带不走的 “电影播放员” 中卫农商行:“贷”动“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发展 盘盘宁夏1至8月“经济运行图” 金凤区备足物资保障“疫”线后勤 国网吴忠供电公司:保护鸟类与输电线路和谐共处 银川西兰花俏销北京上海香港 柯庄村:搭伙联干 抱团谋发展 用丰收色彩绘就乡村振兴美丽新画卷 二十四节气·秋分:故园应露白,凉夜又秋分 花样年华北区:防疫有力度更有温度 银川一女子轻信“算命大师”被骗4万元 永乐村:种好“产业树”铺就富民路 宁夏“碳普惠”平台上线 稻田趣味运动会里话丰收 银川市金凤区700名党员职工奔赴防疫一线 宁夏文明办致全区人民抗“疫”倡议书 宁夏下发紧急通知:排查9月14日以来有这些地方旅居史入宁人员 2022年度出版融合发展工程遴选结果揭晓 4名男子贴假标“套名牌”制售假酒获刑 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宁夏发布一批“无废城市”典型案例 石嘴山市“平安大树”荫护社会安定百姓安宁 为何要进行多轮核酸检测 检测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宁夏住房资金管理中心调整租房提取额度 警惕招募加盟代理骗局 宁夏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中宁启动“1+6”预案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惠农区千方百计促进移民就业创业 2023年《故宫日历》发布 “双减”一年,兴庆区校园迸发新活力
你当前位置:首页 >宁夏新闻 >

2020,开启“超级模式”的中国航天

2020-12-26 18:37:11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2月26日电 题:2020,开启“超级模式”的中国航天

“超级2020”是中国航天2020年新年伊始便定下的基调。今年步入尾声,回顾这一年历程,中国航天不辱使命。

2018年、2019年中国航天分别以39次、34次的发射次数,连续2年位列世界各国发射次数榜首。截至目前,今年中国航天已完成38次发射。与往年相比,今年中国航天起点更高、任务更重,这也让人们对2020中国航天“超级模式”倍感期待。

事实上,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航天发射带来了极大挑战。在武汉“封城”、全国延迟上班复工之际,中国航天人未曾停止过手中的工作。

战“疫”不停工,火箭再升空。2月20日凌晨5时许,长征二号丁火箭托举新技术试验卫星C、D、E、F4颗卫星拔地而起,直冲云霄。这是2020鼠年春节过后中国航天取得的“开门红”,也为中国航天“超级2020”再添注脚。

这一年,中国“火箭家族”继续壮大。

资料图:图为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点火腾空而起。 骆云飞 摄

5月5日,为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正式拉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标志着中国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

而在刚过去不久的12月22日,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完成“首秀”,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将5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长征八号火箭将中国运载火箭太阳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从3吨提升至4.5吨,有效填补了新一代运载火箭的能力空白。”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总指挥肖耘说。

更令人期待的是,在此次发射中长征八号火箭进行了可重复使用、高智慧化水平的先期技术验证;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它能将人们对未来火箭的许多梦想一一变为现实。

在“国家队”高歌猛进的同时,民营运载火箭也取得重大突破。继2019年双曲线一号火箭首飞实现中国民营运载火箭成功入轨零的突破后,今年谷神星一号商业运载火箭的成功首飞,让中国民营火箭“好事成双”。

这一年,中国的“太空旅途”更为遥远。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这是诗人屈原两千多年前发出的“天问”,恰好印证了中国人千百年来对火星这颗“红色星球”的浓烈好奇心。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迈出了中国行星探测第一步。

“天问”探火,解惑“荧惑”。截至目前,天问一号探测器距离地球超过1亿公里,预计将于明年2月中旬到达火星,5月中旬着陆火星进行巡视探测。中国有望通过一次任务完成“绕、着、巡”三项目标。

相比飞行长达7个多月的天问一号,嫦娥五号的23天“旅途”显然更为紧凑。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带回国人期盼已久的月球“土特产”。

自11月24日发射以来,嫦娥五号经历了月面上升、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再入回收等11个阶段,实现了中国航天史上五个“首次”,带回约1731克月球样品,为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发展规划画上了圆满句号。

这一年,中国航天重大工程也相继收官。

7月31日,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宣告全面建成。从北斗一号工程立项开始,二十六载风雨兼程,几代北斗人接续奋斗、数十万建设者聚力托举,终于建成“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

正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所言,北斗系统是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高、与百姓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如今,接过历史接力棒的新时代北斗建设者已经定下新的奋斗目标:计划2035年左右,建成以北斗系统为基础,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

另一项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专项工程——高分也传来好消息。12月6日,高分十四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正式宣告高分卫星专项系统建设圆满收官。

从灾害监测到基础测绘,从环境治理到对地观测,高分数据已在20余个行业、31个省区市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国民经济各领域、各部门的重要数据和技术支撑。

翻开年历,2020年中国航天交出的“成绩单”格外亮眼。“天问”“嫦五”升空,“北斗”“高分”收官……一项项亮眼的数据亦在宣告,今年中国航天无愧“超级2020”的美誉。(郭超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