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城里火爆的“小饭桌”相比,散落在平罗县灵沙乡村民家中的“奶奶小课桌”,不但听起来新鲜,下午放学后教师们在这里对留守儿童等学困生一个半小时的义务陪护,更是让一颗颗孤独的心灵得到爱的补给滋养,让缺失亲情的孩子们在人生重要时期健康成长。“奶奶小课桌”在当地传为佳话。
11月23日下午,65岁的灵沙乡西灵村村民丁桂兰收拾好屋子,把自家的土暖气烧得旺旺的。15时许,她的两个孙子和平罗县灵沙中心学校其他9名小学生相继来到这里。学生到齐后,教师杨小琴开始辅导孩子们做家庭作业。不时有学生举手提问,杨小琴耐心解答,有相同疑问的学生也围上来听讲,小课桌暖意融融。“除了辅导作业,也要及时交流、疏导心理问题,其实更是一种陪伴。”杨小琴说。
去年9月,为了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平罗县灵沙中心学校准备在辖区西灵、统一、先锋三个村设点,对留守儿童、插花移民子女等学困生进行课外陪护和辅导。丁桂兰知情后,主动申请将西灵村辅导点长期设在她家。“校长让俺到学校借桌凳。俺说,老师给娃娃补课一分钱都不要,连俺的一口水都不喝。俺支个摊子有啥难?俺啥都不要。”为了让师生们在冬天暖和一些,丁桂兰还特意在家里安装了土暖气,她的女儿每年还资助2000元取暖费。“俺不识字,但喜欢娃娃们念书,长大后靠文化吃饭。”丁桂兰说。
去年至今,平罗县灵沙中心学校有22名学生家长轮流在自家设立辅导点,其中有13名像丁桂兰这样的奶奶设点支桌,和值班老师一起,陪护孩子们度过一个半小时的时光,令近百名单亲家庭孩子、留守儿童等学困生受益。
据平罗县灵沙中心学校校长俞炳山介绍,该学校有小学生180名,其中六成为留守儿童。学校29名教师开学期间周一至周四轮流在8个辅导点值守。参加“奶奶小课桌”辅导后,不少学生克服了孤僻、自卑、消极等成长问题,变得开朗、自信、友爱、向上。学生丁某由于父母离异而自暴自弃,自卑、不合群,三天两头请病假。在“奶奶小课桌”,他得到了老师更多的关心、开导,爱和温暖让他变了一个人。如今,他学习认真,抢着参加大扫除、提水等班级劳动。学生马某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敏感、自卑的她一度不敢大声说话。“奶奶小课桌”让她慢慢自信起来,活泼开朗,积极发言,如今常能看到她落落大方地走上讲台朗读自己的作文。(记者连小芳王玉平朱立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