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冬初,走进银川市西夏区乡村,处处是人居环境整治后的美丽宜居新画卷。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西夏区持续推进村庄规划、生活垃圾处理、“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村庄清洁五大行动,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村民健康和环境意识普遍增强,乡村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2019年被评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厕所革命”纵深化
田兴明和寇登梅不打不相识。
田兴明是西夏区镇北堡镇团结村党支部副书记,包户负责寇登梅家等20户村民的改厕工作。
头回登寇登梅家的门,田兴明被搡了出去。被搡了几回,田兴明明白了,寇登梅不想在家里安装厕所,一来不习惯用马桶,二来担心味道大。
田兴明没有灰心,多次登门,最终寇登梅抹不开面子,同意在偏房安装厕所。田兴明一听暗喜,“有戏”。“没有暖气,冬天厕所会被冻住。”田兴明借机提醒,寇登梅同意把厕所安装到主房内。
张生明是团结村党支部书记。“厕所革命”推进时,个别村民为了应付村干部检查,马桶不打胶,装个样子。这个猫腻被张生明一眼识破。他待在村民家里不走,现场监督村民打胶。“我要确保建一个、成一个、用一个,一年四季都能用。”他说。
近年来,西夏区完成户改厕20701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7.31%,超过银川市对二类县的要求。居住分散的村庄建设三格式化粪池厕所并定期保洁,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96%,44个规模养殖场全部完成粪污处理设施建设。
11月9日,田兴明又来到寇登梅家。
“厕所用得如何?”这次,寇登梅敞开大门,笑脸迎人,“确实方便!”寇登梅说,轻轻一按,水流顺畅。
污水被冲到哪了?寇登梅并不知晓。
西夏区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湖长制,大力整治河湖沿线“四乱”(乱搭乱建、乱垦乱种、乱排乱倒、乱挖乱采),推进“建管治”一体化,城市周边农村通过截污纳管并入城市管网,人口居住较为密集的农村配套完善生活污水收集管网,污水处理达标后用于景观绿化和林地灌溉,实现了“污水靠蒸发”向“清水绕人家”转变。
目前,西夏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
垃圾治理全面化
镇北堡镇德林村村民赵云3年前成了村里保洁员。那时干保洁两天出一次工,主要清理树挂、有色垃圾,像烟头等细碎的垃圾不在他眼里。即便这样,一个工作日收集的垃圾能装满五六个编织袋。
“现在一天出工两次,不敢放过任何细碎的垃圾。”赵云说,镇、村对保洁的质量要求更高了,定期对保洁区域进行检查,保洁的质量与工资挂钩。严归严,但是赵云发现,保洁一早上,垃圾竟然没装满一个油漆桶。
每天,赵云把清理出的垃圾运至距离德林村最近的一个垃圾分类站,交给向镇政府提供第三方服务的绿洁维邦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按照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定点投放、定时收集、定车运输、定位处理的要求处理垃圾。
绿洁维邦物业公司的植物垃圾处理厂,将植物垃圾转化成易于土壤和植物吸收的有机肥和土壤机质。利用高温堆肥技术,将镇区产生的厨余垃圾与秸秆等混合,加入腐熟剂等辅料,发酵制作成有机肥,日收集处理厨余垃圾2吨以上。
镇北堡镇副镇长马全仁告诉记者,堆制有机肥不仅降低了垃圾清运量、节约了垃圾处理成本,而且为周边种植户提供了廉价的有机肥源,种植户节约了50%的有机肥费用支出。
今年,西夏区新建垃圾收集点43个,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8万吨,清理村内沟渠852公里,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94.9%,19个行政村实现生活垃圾有效治理全覆盖。
村貌改善长效化
“正经活都干不完,哪有心思弄卫生?”兴泾镇泾河村党支部书记于卫军还记得,当初村里要搞环境治理时,一些村民很不以为然。
怎么办?比差距,找方法。
于卫军带着4个村民小组组长到兴泾镇十里铺村观摩。
第一村民小组组长马卫军一脸疑惑:“到十里铺村学什么?”两年前,他曾去过十里铺村,那时十里铺村民家门口大都堆放着杂物,街道上垃圾随处可见,空地上搭建着彩钢房……
一下车,十里铺村全新的村貌呈现在他面前。彩钢房拆除了,杂物消失了,一排排整齐划一的院落映入眼帘,处处是透着文化气息的墙绘,家家户户花草郁郁葱葱。
走进村民李春莲家,马卫军看到干净整洁的庭院内摆放着各种盆栽鲜花,灶台清洁,锅铲碗筷摆放整齐;厕所干净,垃圾分类并及时清理。
回到村民小组,马卫军先从自身改起。清除院里堆放的树枝,卖掉无用的废品,清扫完房前又打扫了屋后。自家干净后,马卫军又挨家挨户宣传动员其他村民开展人居环境治理。
看到村民禹某家门前有一堆沙子,马卫军通知禹某赶紧清除。禹某嘴上答应着,可第二天沙子还在原地。马卫军三催禹某,禹某回答说,“不是不想搞,而是没时间。”马卫军意识到,若想纠正村民的习惯,要先改变他们的观念。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换奖励。泾河村组成由村委会成员、老党员、村民代表、网格员参与的评议小组,对照赋分标准入户加分扣分,村民所获积分可在本村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物品。禹某得知后不但清除了沙子,而且积极学习垃圾分类。
“能评上‘最美庭院’的家庭很有面子。”于卫军说,依托积分超市,调动村民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人带人、户带户,主动清理庭院的村民越来越多。
西夏区在乡村设立了17家积分超市,90%以上的村民争评“美丽庭院”“干净家庭”,在“赚”与“兑”中提升了家风、村风、民风。19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红榜单,上红榜的村民干劲倍增,未上红榜的村民积极向先进典型看齐。
“按年度、季度、月度评出先进镇(街)、先进村(社区),采用红榜单、公示牌等形式展示宣传,年中和年底综合考评前3名的镇(街),分别奖励20万元、15万元、10万元,先进村(社区)奖励5万元。”西夏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副局长文云介绍。
一村一景特色化
西夏区按照集聚提升、特色保护、城郊融合、搬迁撤并、整治改善5种类型,推动各类规划在村域层面“多规合一”,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先后涌现出昊苑村、镇北堡村、团结村等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乡村旅游重点村、生态文化村。
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西夏区把办公场所与群众相连,把办公时间与基层对接,数万名党员“带头干”、干部“领着干”、村民“跟着干”、志愿者“抢着干”,切切实实解决群众难题。
平吉堡社区党支部吹哨,党员马金龙前来报到。
报到第一天,马金龙就遇到一堆棘手难题:地上附属物所有权归平吉堡农场所有、片区人员流动性大、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基础设施老化、房屋年代久远、庄点布局不规整……这是西夏区辖区贺兰山农牧场、平吉堡农场、南梁农场三大国有农场的共性问题,为人居环境整治带来一定困难。
马金龙和社区干部主动与平吉堡农场对接,召开联席会议,就提升辖区农村人居环境达成共识,对环境保护区域进行了划分。
一天清晨,机器的轰鸣声“叫醒”了平吉堡农场7队住户。住户们出门一看,街道和农场“携手”修路。没过多久,住户就能在1.8公里长的水泥路上大步流星了。
修路的同时,马金龙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挨家挨户动员住户改厕、清理垃圾。
看到党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为村民天天捡垃圾、扫巷道,住户康登明自愿当起宣传员,逢人就说:“环境好了,咱们自己是最大的受益人。”
2019年以来,西夏区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扎根农村,与农民交朋友,为群众送温暖、办实事。19个行政村划分为133个网格单元,县处级干部包片,部门单位包镇(街),镇(街)干部包村(社区),“两委”成员包组,村民组长和网格长包户,实现“村村有人包、户户有人管”。
西夏区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建设、社会参与”的造林绿化机制,开展四旁植树、村屯绿化、庭院美化、农田林网等增绿行动。截至目前,建设村庄绿化林带1.5万亩,新栽经果树木1.2万棵、防风树木4万棵,形成了“半域青山半域水、万亩林田绕村庄”的生态景观。(记者 乔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