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过这次学习、观摩,与大家交流,开阔了眼界,打开新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比如瓜菜不一定只能卖,还能做采摘,做展示。”“老师讲的正好是我们需要的,以前生产中一直解决不了的问题,在这里得到了答案。”
8月11日,在宁夏农垦农庄实用人才基地,2022年全区高素质农民产业能力提升退役军人专项培训班正在进行现场交流,参加培训的学员们争当“麦霸”,纷纷上台与大家分享这半个月的学习收获及经验。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最根本目的是帮助学员们练好内功,提高种植、养殖水平,从而进一步打响农业特色品牌。”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处长杨发说。
过去种地要靠“老把式”,如今得靠高素质。高素质农民“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代表农业农村的未来。
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乡村振兴重点目标任务,大力实施人才强农战略,积极探索农民教育培训的有效途径,培训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培育质量逐步提升,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根据各地的产业基础和农民的创业愿望,优先选择创业意识浓厚、文化素质较高、学习能力较强的新型经营主体、返乡创业青年、种养加能手、致富带头人、乡村治理人员作为基本学员,邀请农技专家轮番上阵,通过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理论学习与实践实操、课堂讲解与观摩研讨“三结合”方式,将培训内容与农户所需接轨。形成部门建厨、学员点菜、机构掌勺、政府买单的“四位一体”农民教育培训模式,让农民一听就懂,一学就会,真正发挥农业实用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2014年以来,全区建立农民培训师资、对象、教材、基地、培训机构“5个库”,认定培训示范基地85个,建设田间学校150所,创办田间学校示范校6所,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13.7万人。其中,“十三五”期间,全区累计投入资金2.5亿元,开展培训35万人次,培育高素质农民9万人。一大批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传统农民从培训中找到发展方向,实现华丽转身,各类高素质农民活跃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在推广农业新技术、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安置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贺兰县立岗镇军刚家庭农场场主范军刚已年近六旬,可在培训现场他学习的积极性一点也不输年轻人,每堂课不仅认真做笔记,还踊跃提问。
范军刚告诉记者,他不是第一次参加农业专业培训,每次培训都有不同收获,对于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帮助:“我今年种了800亩水稻,开班时正值淌水的关键时期,为了参加培训班,我专门雇人负责淌水,自己抽时间来参加学习。”
此次培训半个月时间,范军刚没有旷过一节课,最让他兴奋的是在这里学到了这些年一直困扰他的稻瘟病防治的“良方”:“稻瘟病俗称水稻的‘癌症’,以前我通过书本只学到了防治的皮毛,每年都会因此造成一定的损失,此次通过线上老师的授课,我终于学到了防治的要领,回去按老师教的实施,希望今年有个好的收成。”
灵武市泾英农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蒙文英说,此次学习让他开阔了眼界,实地观摩中,他了解到闽宁镇种的蜜瓜1公斤卖到40元,比他种的瓜翻了一番:“以前我是单打独斗,通过学习让我认识到种植离不开科技,以后我要与周边懂知识、懂技术的农民多学习、多交流,将好的品种引进我们基地,为移民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下一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将全面开展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育质量,实现以培训促就业促增收‘一提双促’行动,力争到2025年,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20万人以上。实现技能提升就地发展一批,创新创业示范带动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就近吸纳一批,外出务工稳定就业一批。”杨发说。(记者 张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