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降雨控制实验平台(增雨和模拟干旱气候)。
耐旱灌木适应性监测。
讨论人工混播草地利用后再生情况。
亟待解决的问题
宁夏草地类型以荒漠草原和干草原为主,该区域是我国北方农区与天然草地牧区接壤的过渡地带,年降水量在300mm以下,蒸发量却高达2900mm以上,因降水严重不足和风沙的危害,天然草场退化,植被成分较单一,生物多样性下降。
“在长期的粗放管理方式下,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失调,稳定性极差,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弱,已成为制约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盐池综合试验站站长、宁夏农林科学院林业与草地生态研究所副所长王占军说,“正因如此,封育禁牧的自然恢复模式与人为干预的补播模式的长效机制,长期演变过程中植被群落、土壤以及昆虫群落等的变化规律,以及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王占军和他的团队,是“宁夏荒漠和草原生态系统保护利用战略研究”项目的核心研究小组的成员,他深感责任重大。“在这次的研究项目中,有一个目标是要提出新时代宁夏荒漠与草原保护利用中的关键科技问题和攻关方向。”王占军说,其实这也是多年来,每一位研究人员的工作之一。
生态恢复的“香饽饽”
很多技术上的尝试和突破,都在位于盐池县的大水坑镇展开。这里,建立了占地面积210亩的宁夏荒漠草原生态修复野外定位观测区,也是全区重要的野外定位观测区之一。在观测区里,有的区域种植着不同的植被,有的区域分布着不同类型的土壤,有的区域可根据观察需求随时“降雨”,也有的地方被棚子遮住以减少“降雨”。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季波介绍说,这里可以观察生物生产力、养分循环、水分循环、能量平衡等。
王占军最为看重的“退化草原补播改良试验”也是在这里进行的。可喜的是,在将近10年的时间里,经过对几十种国内外草种的反复观察试验,确定了三种恢复荒漠草地生态系统的“香饽饽”,它们是蒙古冰草、草木樨状黄芪、牛枝子,都是宁夏本地的乡土牧草。“但这不代表可以随时补播。”王占军举例说,比如蒙古冰草,如果能顺利越冬,就代表根系发达了,它就可以应变几个月不下雨的干旱天气;但在刚种下时,它的苗是很弱的,所以什么时候补播就很重要。
试验在野外进行
“一般是在7月上旬到8月中旬以前补播。因为11月份霜冻就来了,所以8月15日之前一定要种上;而6、7、8三个月宁夏普遍高温,如果6月份就早早补播,会因降雨量达不到20毫米以上,种子会无法生根、发芽。”王占军说,此外,为了能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研究团队通过反复试验,发现将草种在V字型的沟里,在下雨后,通过蓄水、正压保水等方法,可以帮助根系顺着水向下深扎,直到“触碰”到地下水,就能将下面的水“提”上来,这样便可以高效利用自然降水。
像这样的试验,都是在野外进行,科研人员搭帐篷住在野外几天,也是常有的事。“20年前我刚进农科院,就在‘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工作,也就是现在的林业与草地生态研究所。”王占军说,“那时为了方便工作,大家每次去盐池都会在村上租房子住。开春了,工作也就开始了,冬天草枯了,一年的工作才慢慢收尾。”
王占军说,那时候每年春天,都是最难熬的。出去一会儿满嘴都是沙子,等晚上回来,房子后墙都能垒起半墙高的沙堆……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真的很难想象那里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现在不一样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整个毛乌素已没有连片面积超过200亩的沙地了,植被覆盖率达到80%以上。王占军笑言:“人们津津乐道的‘银川蓝’的背后,也有我们这份工作的努力。” (记者王敏 图片由宁夏农科院林业与草地生态研究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