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点
“这是长征五号?”近日,一段男孩参观天文馆发现“错误百出”的视频走红网络,引起网友的关注和热议。据媒体报道,一家长带自家孩子去某天文体验馆参观,孩子竟发现里面的航天科普知识存在诸多错误,边看边生气地指出了问题。
原本是长征三号的视频说成长征五号,而长征五号的分离顺序也是错的,小男孩看到后被“气”坏了,顿时暴走。对此,该天文馆方面表示,已经收到了反馈,并认真听取了建议,同时也感谢男孩的指正,会立刻修改,并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
“这就是普及教育孩子的地方,结果还没有孩子知道得多,这可得严肃对待。”网友这句话道出了热议背后的社会情绪。一段科普视频犯下如此之多的低级错误,若没有被指出发现,错误或许要一直存在下去,不知道误导了多少位参观者。科技馆在知识准确性上“翻车”,不仅起不了教育作用,反而还误导孩子,犯下如此低级错误实属不该。
一直以来,科技馆是科普工作的主阵地,也承担着大众科普教育的社会责任。可以说,出现在科技馆中的每一张图片的使用、每一句说明、每一句阐释,都要做到准确、无误。传递准确信息,应成为科技馆的“基本操作”。再加之,天文科普特别是航空航天知识的科普,飞行器众多,分离顺序复杂,牵涉大量“硬核”专业知识,更需要工作人员慎重对待,以及在编辑文案、图片、视频过程中的细致检查。
该天文馆在被孩子指出错误之后表示会立即整改,其也应该借此机会,对馆内其他知识的准确性进行核查,包括文案、视频和图片的准确性等,都不容忽视。
正是这些细微之处,才能窥见科普工作的踏实和认真。最重要的是,其他科技馆也应该以此事作为警示,认真对待科普工作,特别是相关细节,才不至于在被参观者指出低级错误后,“面露”尴尬。
□新京报评论员 丁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