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汉7月13日电 题:我在三星堆当“坑长”:扭头跪坐人像出土时曾被误认“青铜神鸟”
记者 贺劭清 岳依桐
“它(扭头跪坐人像)之前一直被象牙压着,象牙提取后还有象牙渣、灰烬土黏在上面,而且附着有铜锈,脸部轮廓不清楚,加上之前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怒发冲冠’的人像,所以我们最初还误以为这是一只‘青铜神鸟’。”在三星堆4号祭祀坑发掘负责人许丹阳的记忆中,从看到一抹铜绿到展露真容,考古工作者共花费了超过一个月的时间才完成了对第一件扭头跪坐人像的认识。
工作中的许丹阳。 受访者供图当前,三星堆新一轮考古发掘工作已临近尾声。在众多新出土的国之重器中,来自4号祭祀坑的3件扭头跪坐人像因造型写实、姿势奇特而备受关注。通过X光探测,这组展现人像为模范法整体浇铸成型,人像上交错V形纹、羽冠纹、燕尾纹皆为首次发现,生动展现了三千多年前古蜀写实雕塑艺术与三星堆青铜铸造艺术超高水平。
作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许丹阳自北大毕业后便扎根在四川广汉三星堆,此次4号祭祀坑发掘是他首次在田野考古现场担任发掘负责人。虽然许丹阳每天都会穿着密不透风的白色防护服一连工作数个小时,但这位“95后”考古人坦言,趴在悬空操作平台的自己常会在清理文物的时候入迷,以至于“忘记时间的流逝”。
扭头跪坐人像。 受访者供图4号坑是三星堆新发现6个坑中发掘最早的祭祀坑,考古工作者仅填土的清理就花费了两个月的时间。“我们想给其他几个祭祀坑开一个好点的头,所以4号坑的发掘非常精细。”许丹阳说,清理完回填土后,考古工作者又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清理灰烬层。期间,一些埋藏在坑内的小铜铃铛、金箔片以及象牙开始逐渐暴露。
“看到象牙的时候我们蛮激动的,当时旁边的5号坑已经发现了金面具,我们很期待比5号坑面积更大的4号坑会有什么重要器物。”谈及与扭头跪坐人像的“初遇”,许丹阳不由得提高了声调——人像被数根完整的象牙所叠压,但大家从缝隙中透露的一抹铜绿判断出这是一件青铜器。
三星堆4号祭祀坑发掘负责人许丹阳。 受访者供图第一件扭头跪坐人像出土时脸部布满了铜锈,加之盘发冲天的造型,考古工作者并未意识到这是一件青铜人像。但这一疑虑很快随着第二件扭头跪坐人像的出土而被打破。
“我清理第二件的瞬间,突然觉得这怎么像是鼻尖呢,然后很快眼睛露出来了,顺着人体的特征清理,又看到了耳朵、下巴和头发。”许丹阳介绍,三星堆出土的器物往往有三三成组、五五成组的现象,考古工作者根据这个规律在4号坑继续寻找,又找到了第三件扭头跪坐人像。
为了更好展示古蜀瑰宝的神奇魅力,让民众了解文物修复过程,三星堆修建了开放式文物修复馆,首批亮相的出土文物亦包括这3件扭头跪坐人像。许丹阳说,自己曾从观众通道参观经过初步清理后的扭头跪坐人像,“有一种见到老朋友的亲切感”。
三星堆祭祀坑发掘现场。 张浪 摄4号祭祀坑发掘工作结束后,许丹阳又参与了三星堆考古大棚外的考古勘探工作,发现了多个小型祭祀坑。在三星堆发掘中考古工作者经常会遇到一些肉眼难以分辨质地的文物残片,而大棚内的科研设备可以对这些文物第一时间进行检测,及时对出土文物加以保护。
三星堆祭祀坑发掘现场。 张浪 摄在许丹阳看来,此次三星堆考古发掘联合了中国39家科研机构、大学院校以及科技公司,并在现场搭建了现代化考古发掘大棚、恒温恒湿发掘舱、现场应急保护平台,可谓把“能用到的黑科技全部用上了”。“但中国还有很多重要考古遗址,相信随着考古科技的进步,以及不同学科之间融合加深,三星堆的考古科技也有落伍的那一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