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5月12日电 (闫姣 高莹)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介入医学科导管室,党磊身穿30多斤重的铅衣,穿梭在手术设备与器械库之间。给主治医生递去血管鞘等手术用品之余,听见患者呻吟,他便走过去,俯下身子安慰道,“放轻松,心态积极一点,手术做完就好了。”
“国际护士节”之际,中新网记者聚焦护士中“绿叶”的“男丁格尔”,他们当中,有常年在“放射线网”中,参与生死抢救的“铅衣卫士”,从业多年,有哪些坚守、付出和委屈?
5月10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介入医学科手术室内,主管护师党磊(右一)配合医生完成手术。 高莹 摄护士在一台手术中举足轻重。身为该院介入医学科的一名主管护师,党磊好几次第一时间发现术中患者并发症状,将其从死亡线拉了回来。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一位患者在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突然窒息,他发现无回应后,紧急配合主刀医生进行开放气道、吸痰、输液,“听到患者‘哎哟’了一声,方知人已救过来了,我们也特别高兴。”
党磊坦言,医生全神贯注做手术,而作为护师的他,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情况,询问其需求,进行心理疏导。除此以外,还需进行无菌耗材的清点查对、手术间物品和环境的准备、急救仪器设备的检查和测试。
图为党磊给患者配置肌肉注射针。 闫姣 摄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兴治疗方法,需要借助数字血管造影机的辅助,放射线是医护人员每天躲不过的健康威胁。据测算,介入手术一天的辐射量相当于拍上千次胸片。所以医护人员进入手术室前要穿戴防辐射铅衣、铅脖套,有数十斤重且密不透风,几小时手术后,通常腰酸腿胀,衣物也被汗水浸湿。
记者试穿铅衣仅20多分钟,已微微冒汗,脚也有些酸。褪去铅衣和手术服后,手臂上都是黏糊糊的汗液。而医护人员有时要负重站立六七个小时,由于在手术中长时间负重站立,足踝及下肢静脉回流不畅,他们会出现“大小脚”“蚯蚓腿”,铅衣的重量使得他们弯腰驼背,患上职业病。
今年36岁的党磊从医11年,经历过凌晨三点的紧急抢救,经历过一天站十几个小时的手术,每抢救成功一个患者,手术“小想法”被医生采纳,他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会觉得“还是有点伟大的”。但有时贴心为患者考虑,却不被理解时,他也会感到委屈,不过也会很快调整心态和情绪,继续做好服务。
跟随医生查房、安排手术、做心电图、配合手术、临床资料随访、参与临床科研……相比获得更多尊重和崇拜的医生们,护士更像配角,日常工作也较为琐碎。党磊说,过去男护士会被人看不起,但实际上搬运病人等体力活,显示出男性在护理工作中的优势。
在党磊看来,虽然当初误打误撞学了护理专业,但看到经他照顾,患者病情渐渐好转,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肯定后,他也慢慢爱上了这份工作,“患者的一句‘谢谢’,会治愈我们所有的疲惫和委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