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实施人才活力工程,着力改革人才管理、支持、评价、使用、流动等制度和机制,授予用人单位更多自主权,积极为人才松绑减负,同时努力提升打造高质量科研平台、人才载体、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形成人才创业机会多、干事舞台大、发展空间足的良好创业生态,多措并举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改革人才发展制度机制
人才管理。强化用人单位主体作用,授予其人员招聘、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绩效工资分配更大自主权。在实行人员总量管理的高校、公立医院推行人员招聘程序、岗位设置、职称评审、薪酬待遇、社会保险、晋升渠道、考核评价等一体化管理。在区属人才密集单位开展自主确定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试点、二级岗位自主聘任试点。赋予县域医共体、城市医联体和教育集团更大人财物自主调配权。
人才支持。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经费使用自主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在人才类和基础研究类项目中推行经费包干制。推进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或岗位。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
人才使用。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实行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赛马”和定向委托等制度。开展人才减负行动,着力解决兼职多、会议多、填表多等问题,特别是推动部门联动、数据共享、结果互认,避免对同一项目重复检查、多头考核,为人才潜心研究、专心学术创造良好氛围。
人才评价。改进人才分类评价方式,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按照不超过专业技术岗位职数的120%申报职称。突出贡献人才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申报高级职称,不受学历、论文、任职年限、单位岗位数量和结构比例等限制。全职引进和自主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在宁工作满1年不受岗位职数限制择优评聘高级职称,硕士研究生在专业技术岗位工作满1年且业绩良好的可评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实行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定向评价机制。开展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特级技师评聘试点。
人才流动。打通不同类别事业单位人才双向流动通道。支持科研院所、企业、社会组织人才到高校兼职授课、担任导师,鼓励高校教师多点教学、医疗卫生机构医师多点执业。
支持广大人才创新创业
创新平台和载体支撑。五年提升打造100个高质量的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提升打造100个高质量的院士工作站、人才小高地、专家服务基地等人才载体,提升打造100个高质量的众创空间、企业孵化器、创业园等孵化基地。加强对现有科研平台、人才载体和孵化基地的考核评估、优化整合、动态管理,对绩效突出的予以奖补,对存在问题的限期整改,对名存实亡的摘牌撤销。强化各类开发区人才承载功能,通过人才项目和科技项目支持其培养引进用好创新型人才,对集聚人才效应好、创新创业活力足的开发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予以奖补。
创新创业资助和奖补。自治区出资1亿元组建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担保基金,支持高层次人才开展科技研发、科技型企业新技术项目融资等。支持科技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每年遴选一批补齐产业链“断点”的新落地项目领办人,按照经济效益一次性给予最高100万元奖补。
创业金融支持。鼓励有关创投基金、产业基金综合运用参股、联合投资、股权直投等方式,支持高层次人才领办、创办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发展;向高层次人才提供基准利率、无抵押、金额可达500万元的创新创业类贷款;在自治区股权交易中心设立“人才创新驱动板”,对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企业申请挂牌的,免收挂牌费。
大学生创业支持。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财政补助、创业者自愿购买的大学生“创业保”制度,健全创业风险救助机制。在校大学生或毕业2年内大学生在创业初始阶段经登记注册并正常营业3个月以上的,在登记注册后半年内可给予初始创业补助3000元;自工商登记注册之日起连续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可给予1万元创业补助;对毕业5年内在宁创业的大学生,可提供最高30万元个人创业担保贷款。
打造银川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城。发挥银川市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在未来五年通过人才、科技、产业等各类项目支持银川市打造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城,着力推动银川在人才吸引力、人才创新力等方面走在西部城市前列。深化改革创新,自治区相关部门按照“能放则放、应放尽放”原则赋予银川市人才“引育留用管”充分自主权,激励银川市在人才政策创新、集成、落实等方面为全区创造经验、提供样板。(记者 和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