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中宁县太阳梁乡兴源村,温暖的阳光洒在田间地头,空气中弥漫着春的气息。在村部帮扶车间内,缝装机“嗒嗒”作响,20余名妇女正忙着抽线、留口、套袋、缝装……
“村里90%以上的移民来自泾源县,封装塑料编织袋对技术要求低。以简单的工作入手,容易调动全村留守村民务工的积极性。”自治区司法厅驻兴源村第一书记师宏全介绍。
兴源村村民禹丛香在帮扶车间上班,负责塑料编织袋的封口工作。她告诉记者:“平时在家里喂牛喂羊,带小孩、照顾老人,大多数时间都在家里闲着。自从村里建了帮扶车间,每天收入100多元,既照顾了家里边,又有了稳定收入,咱农民也变成产业工人了。”
今年,自治区司法厅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对接,依托自治区司法厅下属企业宁夏吴忠东星塑料编织有限公司,在兴源村建立帮扶车间。目前解决兴源村就近就业20余人,务工人员每月增加收入2000余元。师宏全告诉记者:“下一步,将在兴源村建设500平方米的标准化车间,扩大生产规模,解决更多留守妇女就业,增加移民群众收入。”
与兴源村帮扶车间内分封塑料编织袋的工作不同,南塘村的帮扶车间和足球有关。3月27日,兴源村引进足球缝接加工项目进入人员培训阶段,负责培训的外包公司技术员为留守村民指导教学。
“这项工作只要细心和耐心谁都可以做好,缝接一个足球30元,现在还是培训练手阶段,达到熟练水平后一天可缝制3个足球,也可以拿回家去做,工作时间自由,不误农忙,实现‘炕头经济’。这些手工缝制的足球都会被运到深圳后经过再加工,最后出口到国外。”国药控股宁夏分公司驻南塘村第一书记张东说。
到2021年年底,南塘村村民人均纯收入9370元,先后被命名为“四星级”党组织和“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先进村,目前南塘村坚持“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宜工则工”的发展思路,在考虑到村民要兼顾家庭的情况下,南塘村党支部积极联系相关企业,将工厂搬到村民的家门口,委托企业技术员上门集中指导,不仅使留守村民解除了思想顾虑,还能为其家庭增加3000元左右的月收入。
“太阳梁乡加速推进‘四大提升行动’,聚焦产业、就业、社会融入三件大事,在移民致富提升行动中,精准施策,不断为移民群众探索新的致富路径,全力争创全国(全区)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乡。”太阳梁乡党委书记贺伟华说。(记者 杨志挺 见习记者 李昊斌 姬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