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月29日电 (李旭)大规模使用电子芯片、部署查验系统,提高票证安全防范能力;在奥运会门票和相关证件中嵌入电子芯片,解决假票、假证等顽疾;不到1秒即可验出票的真伪,确保奥运赛事中近500万人次顺利入场;实现挂失门票和证件的自动查验、实时控制,确保人、证、票相符……
这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来自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七〇六所电子票证团队的“实战”成绩。如今,这个团队再出发,运用航天技术助力北京冬奥会的安全保障。
“如果你问我,在我这十几年的航天工作中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我一定会告诉你,就是我作为航天人有幸参与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安保科技系统建设与维护工作。”七〇六所成员蔡娜说。
14年过去,蔡娜成长为这支“双奥团队”的项目负责人。她告诉记者,他们需要在10天内完成数万张证件及上千张车辆证件的样式设计、标识设计、数据采集、数据标准化处理、证件制作、人芯关联、证件校验等工作。
“冬奥火炬传递电子票证保障工作地点涉及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11个闭环外的封闭传递区域和1个闭环内的独立传递区域。团队需要充分协调技术人员、保障人员,有些成员甚至需要在火炬传递时跑遍三个赛区。”蔡娜说,团队更要保证人员和设备在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中保持工作状态。
对于这份辛苦,团队成员觉得值得。这其中,主导软件开发过程的团队技术负责人刘磊与奥运格外有缘分。2008年,当时还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的他作为志愿者,在奥运赛场承担的工作就是利用航天科工二院七〇六所研制的电子票证系统查验观众门票。
14年间,刘磊在软件工程领域不断精进技术,特别是接手电子票证系统研发工作后,他经常从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改进。例如,此前在数据标准化处理等工作后,人们还需在人芯关联环节投入人力和时间。刘磊通过在软件中添加辅助处理程序,解决难题,提高效率。
“每当我翻看这些证件时,上面的标志、符号仿佛都镌刻着一种责任,代表着航天人誓守‘平安奥运’的初心。”刘磊说,他们将以航天技术实力诠释“科技奥运”,并将争取在“冬奥时刻”中再创佳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