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为我区捐赠丰田无障碍车 石嘴山市开展七大重点行动 为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 数聚宁夏 算领未来|华为数据中心能源助力宁夏中卫打造全球领先绿色算力集群竞争力 “贺兰山东麓”敲开“世界葡萄酒之都”的大门 【地评线】贺兰山网评:过于自信也会导致上当受骗 数聚宁夏 算领未来|第五届云天大会在中卫开幕 遇见中国之美·中卫66号公路 宁夏回族自治区通信管理局 宁夏回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清退宁夏属地僵尸类APP的通告 中宁一案例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男子轻信网贷被骗1万元 宁夏涉农企业享留抵退税扩围“红利” 36只“迷途羔羊”引来十余名“羊倌”争领 银川市总工会把劳模工匠请进校园激励青年学子 行业头部企业加速布局宁夏算力枢纽 宁夏乡村游订单同比增223% 【黄河安澜】秋意渐浓 黄河两岸景美如画 前8个月宁夏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0.5% 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 石嘴山市加速解决房屋产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 湖城之秋——打翻了的调色盘 中宁县检察院落实工作机制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 宁夏原创音乐剧 《花儿与号手》喜摘文华大奖 首届“西部数谷”算力产业大会主论坛举行 敢做“无人区”的探路者 宁夏中卫:电力护航云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 【地评线】贺兰山网评:算力产业驱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禁毒宣传进校园 提高学生辨别新型毒品能力 贺兰县:直播带货开启残疾人灵活就业新模式 借款人不还钱,担保人被司法拘留15日 宁夏隆德县完成首笔用水权质押贷款 宁夏明确2022年社保缴费基数 小说《微水浮尘》在京首发 同名广播剧上线 宁夏泾源 “电”亮山乡 好山水做出“富民”好文章 专家学者聚首 为创投行业把脉支招 吴忠利通区:石榴花开情更浓 西夏区铲除毒品原植物160余株 中宁县检察院为未成年儿童健康成长撑起“保护伞” 社交平台上的反诈联盟:被骗、救赎与博弈 乘势而上 随“算”而动 首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在上海开幕 宁夏线上直播带岗招聘活动帮助残疾人实现精准就业 2022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主体活动闭幕 变“带货”为“带岗”,银川这场招聘会为残疾人提供246个就业岗位! 首届中卫·房车文化节暨消费惠民活动启动 秋季跟风刷酸 小心焕肤不成反“烂脸” 不再“守着黄河缺水喝” 被基础设施网“包裹”的幸福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新赛道”寻求新动能 金凤区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一起涉养老诈骗案件 来吧,展示!首届“西部数谷”算力产业大会等你来 宁夏水投集团:三项制度激活企业原动力
你当前位置:首页 >民生关注 >

从美国小城到北京教书 他来中国越久想探索的就越多

2021-12-21 11:08:20来源:新京报

从美国小城来到北京亦庄教书,Brian学成语、读古诗,听中国传统乐器音乐会

“好奇心和热爱把我带到中国”

Brian在28岁的时候,第一次来到北京的亦庄。本版图片/受访者供图

11月,书法文化博物馆,Brian展示和老师一起写的毛笔字。

2019年国庆节前夕,Brian参与学校组织的合唱表演。

5月1日,Brian在兰州品尝兰州牛肉面。

Brian发现,在中国生活越久,想要探索的就越多。

2017年,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首府波士顿旁边的小城马尔登(Malden)的Brian McGrath在北京亦庄做了一年的英语老师,按计划回到家乡后,他发现,“那里的生活仿佛停滞了。”他开始怀念中国街头热气腾腾的美味小吃,还有白雪掩映下的故宫红墙。没多久,他重回北京亦庄,继续教书、学中文。

兴趣从未消减,只会不停增长。那个孩童时代在美国家乡的中餐馆里固执地研究筷子的男孩,现在开始学成语、读古诗,还听起了中国传统乐器音乐会。在他中国的同事眼里,这个美国人已经“把中国文化融进日常里”。

“北京是最适合你的城市”

Brian的家乡马尔登是一座安静的小城,那里生活着不少华人。16岁开始,Brian就在当地图书馆工作,他的中国同事很热情,向他介绍粤式点心、中国春节,还告诉他,“我的国家真的很好,你应该去看看。”后来,Brian考入大学,主修英文,也选了两学期的中文课,心想着,“万一哪天去了呢?”

终于,在28岁的时候,Brian真的踏上了中国的土地,来到北京的亦庄。其实,在海外教学一直是他的梦想,2016年10月,毕业5个月后,给他安排工作的人说,“北京是最适合你的城市。”

起初,Brian并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那时,他对这个城市仅有的一点儿了解,来自于有限的电视节目。那些画面里,北京有着一个大城市最该有的样子,钢筋水泥密匝匝扎进柏油路面,街道上人头攒动。

北京确实很大,但是又跟电视里的不太一样,来到这里后,Brian惊喜地发现,这里到处可见宽阔的公园,即便高楼林立,草和树也成丛、成片地生长着,想要亲近自然,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Brian说,他第一次来北京时,大街上外国人的面孔比现在要“稀奇些”。有路人拉他合影,或者在公交车上偷偷拍他,去长城等景点的时候,也有人主动走过来和他交流。Brian能理解那份好奇心,但有时还是难免尴尬。

但回头再看,Brian却感激这样的经历。他说,“在美国,不同种族之间的关系有时会很紧张。我也从来没想过,当你和身边人看起来不一样时,是什么样的感受。”

然而在中国,即便他“看上去不一样”,人们对他也很友好。和朋友在雍和宫附近溜达时,有茶馆老板主动攀谈,还邀请他们免费喝茶。

“每一天都是新鲜的”

按照此前的规划和合同,2017年10月,Brian回到美国,回到了家乡马尔登。

像在北京一样,去超市买糖果,他都习惯掏出手机,打开微信付款,直到发现收银员一脸的疑惑,他才意识到不对劲。和朋友一起玩,他最爱说的两句话是,“在中国不是这样的……”“当我在中国的时候……”

他甚至还成为了当地的中国文化传播大使。当时,Brian在一家规模不大的学校开始了新的工作。一次,学校举办“国际日”活动,邀请来自各国的学生展示本土文化。学校里没有中国人,曾在北京生活过的Brian就成了代表。他做了一张海报,贴了几张在中国拍的照片,介绍了不同的食物和烹饪方法,上面还有一个红包,介绍了春节的习俗。

“我意识到我做了错误的决定,不该回来。”没过多久,Brian开始找新工作,申请签证。2018年8月,Brian再次来到中国,来到北京亦庄。这里的变化很快,一年前离开时曾经荒芜的地方,已有一座大商场拔地而起。

“一来到这儿,就感觉很激动。”作为外国人,Brian的每一天都是新鲜的,都是学习新事物的机会。“从学习使用从未用过的App,到学习一门语言,再到了解该去哪里玩。”微信成了他最常用的软件,家人和朋友也都下载了微信来联系他。

适应变得越来越容易,尤其是胃。路边烟火气十足的小吃总让他兴奋。工作单位不远处,小推车上摊起热气腾腾的煎饼,羊肉串 “滋滋”冒油,“像是一场街头派对。”周末的时候,他特意早起,走路去吃油条,喝豆浆。

有一段时间,他天天去超市里买凉皮,“凉的面条,美国是没有的。”

“他对这里的文化有了解,也愿意接受,并融入进日常里,让自己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同事李元琨说道。他向Brian介绍过不少节日背后的传说和习俗,每逢端午节,他总能碰到Brian买粽子,春节的时候,Brian的门口也一定贴着一副鲜红的对联。

好奇心与热爱

目前,Brian是北京市中芯学校六年级的一名英文老师。“确保学生们听懂了我所讲的”,是Brian的教学信条。课堂上,他举例子、带大家做游戏、玩头脑风暴……用各种方式来传输新内容。

平时看到有的同学说话不注意分寸,或者用不礼貌的词汇描述伙伴“很胖”,Brian也会严厉指出,“不要刻薄,要彼此尊重。”

“我是英语老师,但不止于此,我想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Brian说道。

课堂上,也常有学生告诉Brian一些中文词汇。Brian认为,孩子们也是他的老师。

在北京亦庄发布的《外国人在亦城》视频里,学生们还教他念古诗,Brian一字一句地读,“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中国这些年,Brian走过很多地方。看了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四川的熊猫基地,吃了火锅,给太原的亭子古建筑拍了不少照片,去年中秋节,他还去看了一场中国传统乐器音乐会。

这是Brian体验中国文化的方式。但他最喜欢的还是北京。在Brian眼里,北京融合了古老和新兴,“总是有新的东西出现,但也有历史的、传统的,比如胡同。”冬天下雪时,他和很多中国人一样,盯着故宫的抢票系统。

今年34岁的他,依旧有很多想要尝试的东西。想看京剧,看看演员脸上的油彩;想像很多大爷一样,在公园里打太极。

他对中国的兴趣,似乎从未减弱一分。小时候,他在美国家乡的中餐厅,第一次从宣传单页上知道了十二生肖,他并不太明白,但兴奋地大喊,“我是个兔子!”拿起桌上的筷子,包装上印着使用说明,一双小手试图控制两根木棒,Brian努力又笨拙地自学用筷子夹菜。

“我一直觉得,大概是因为从孩童时代到学生时代的好奇心与热爱,尽管中途有些曲折,我最终还是来到了中国。”

新京报记者 彭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