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11月26日电(郭其钰 张益聪)浙江省杭州市一位老人在务工期间,因交通事故延误工期导致纠纷,由于事情发生在外省,老人没指望证人能够出庭作证。没想到“共享法庭”通过线上视频连线,让省外证人“隔空”作证,使老人拿到了误工费赔偿。
11月26日,杭州市召开推进“四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暨高质量推进“共享法庭”建设现场推进会,旨在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多元解纷、基层治理的最小支点,以一体化、均衡化、便捷化的诉讼服务助力构建“四治融合”城乡基层治理体系。
浙江某“共享法庭”。 郭其钰 摄今年9月,浙江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浙江省全面加强“共享法庭”建设健全“四治”融合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确立了“共享法庭”网上立案、调解指导、在线诉讼、普法宣传、基层治理等5项主要功能。
据了解,共享法庭”发端于“微法庭”,是设置在镇街、村社、行业的司法服务站,是架构在数字空间、服务在群众身边的“微型法庭”,是法院运用数字化手段参与基层治理的实践。
“自2019年11月以来,杭州‘共享法庭’利用信息手段,不增编、不建房,通过‘一屏一线一终端’,打破传统人民法院参与基层治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把司法服务延伸至基层。”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斯金锦介绍。
如“共享法庭”智慧终端设置“连线法院”“起诉立案”等功能,可开展远程代办,让一些行动不便、使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基层群众可就近在“共享法庭”进行网上立案、远程作证、在线庭审等诉讼活动,实现纠纷化解“一次不用跑”。
浙江某“共享法庭”。 郭其钰 摄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当前正面临城市与农村交错、农民与市民混居、原住民与新居民同住的复杂情况。今年8月份以来,良渚街道率先依托余杭矛调分中心,推进“共享法庭”建设,截至目前通过“共享法庭”共化解纠纷226件,占同期良渚法庭收件数的35.7%。
杭州市上城区物业“共享法庭”则是杭州首个设在行业解纷机构、专门化解专类纠纷的行业“共享法庭”,该法庭年均调处物业类纠纷200件以上,有效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杭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许明表示,“共享法庭”建设坚持因地制宜、简便易行、数智赋能,以“一根网线、一块屏、一终端”为标准配置,以多跨场景应用为重要抓手,集成“浙江解纷码”“移动微法院”“庭审公开网”等软件模块,打造“共享法庭”协同系统、智慧终端。
据悉,杭州目标2021年12月底前“共享法庭”覆盖该市30%以上乡镇(街道)、30%以上村(社区);2022年6月底前覆盖60%以上乡镇(街道)、60%以上村(社区);2022年12月底前覆盖90%以上乡镇(街道)、90%以上村(社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