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宁夏印发的《关于实施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的意见》中,全文8处提及体育。《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率达到91.5%。
《意见》再次吹响了健康宁夏建设的进军号角,也再度赋予新时期体育工作新的使命。作为人民群众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体育将如何助力健康宁夏?
健康生活,全民健身“再加码”
群众拔河比赛。
体育运动就像一把“金钥匙”,健体更健心,开启了通向美好生活的一扇门。今年国庆节期间,自治区体育局及五市体育部门免费开放各大体育场馆,让广大市民享受“体育盛宴”,也点燃了市民健身热情。不少市民选择来到公园或体育馆,以运动健身的方式享受假期。
今年69岁的李彦钰是彭阳县第二中学的一名退休教师,每逢节假日,他都会带着家人到丽景湖公园锻炼,除了平时最喜爱的羽毛球和跑步项目外,这个长假,一家人开始练习踢足球。“这么漂亮的场地,家长带着孩子锻炼,一家人其乐融融,特别享受这样的休闲时光,孩子在运动中不但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魄,对性格养成也有很大帮助,在运动场上能体会到什么是‘胜不骄败不馁’。”李彦钰说。
自治区体育局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体育需求,强基础、补短板,着力打造群众身边的体育,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多”起来。针对体育场地设施数量少、类型单一等问题,积极实施“项目带动”工程,千方百计在“扩大增量”上做文章,逐步解决群众健身难、健身远等问题。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类型体育场地设施用地需求,加大对全民健身中心、健身步道、体育公园、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中小型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支持市、县(区)在不影响相关规划实施和市容、安全等前提下,充分利用公园绿地、社区“金边银角”等建设健身场地设施,尽可能建在人口集中区域,建在群众身边,使群众就近即可开展体育健身锻炼。
不论年龄多大都要坚持锻炼。
今年67岁的于淑琴,是原宁夏毛纺厂的一名退休工人,参与群众健身活动已有20余年,最热衷的健身项目就是跳广场舞。现在她是一名广场舞的领队,每天跟着视频学习基本舞步,再教给其他健身爱好者。“健身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过去我总是生病看医生,近几年明显感觉到抵抗力越来越好,几乎没有感冒过,即使感冒嗓子稍有不适,好好休息一下,第二天就能恢复。”于淑琴说。目前,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073平方米,比2014年底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净增1.002平方米,全区县级以上城市全部建成以社区、公园为中心的“15分钟健身圈”。
针对体育比赛、活动供给不足,难以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体育需求的实际,自治区体育局积极实施“草根体育”工程,下大力气推动群众身边的体育比赛活动“增热升温”。通过创新办赛思路和方式,因时因地因需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活动,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比赛活动体系,打造属于群众自己的体育赛事活动,掀起全民健身热潮。
近几年,创新举办了宁夏体育大集、社区运动会、市民运动会等一批品牌性群众体育比赛活动,促进了“一地一品”向“一地多品”转化提升,使体育比赛活动越来越接地气、聚人气、强心气。先后指导各市、县(区)和20余个自治区级协会举办大漠健身运动大赛、“宁夏奔跑”系列赛、“薪火传承·中国健康跑”、全区农耕健身大赛等全民健身活动500余项(次),参与人数115万人次。特别是将全国首创的“宁夏体育大集”举办范围由一地举办逐步扩大至五市联动,组织开展各类免费体育比赛活动超过100项,参与人数由开始不足3万人发展到20万人次。
沙滩排球比赛。
此外,积极普及推广“草根项目”,将群众基础深厚、参与难度不大的篮球、足球、乒乓球、围棋、毽球、体育舞蹈、跳绳、踢毽子、平板支撑、广播体操等项目作为“社区运动会”“市民运动会”重点比赛项目,吸引了45个社区近万名体育爱好者参加,影响范围覆盖3万个家庭,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在更大范围开展。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通过健身增强体魄,不仅能消除疲劳、预防疾病,而且有助于保持心理健康,在全社会形成更加良好和谐的氛围。”平罗县宝丰镇农民篮球队队员吴瑞鹏说。(记者 王刚 文/图)
“体育+”将健康融入群众心田
每到节假日,运动健身成为许多市民首选。
体教融合,体育陪伴青少年成长
绿茵场上,毽球、皮筋操、武术等特色体育项目让中小学的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体育馆内,宁夏大学、宁夏理工学院等高校学子在各种赛事活动中展现蓬勃朝气,体育社团招新年年人气爆满。
在体教融合试点工作的带动下,宁夏青少年体育运动活动蓬勃兴起。丰富多元的体育活动中,每个青少年掌握2项以上运动技能,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在校园里萌芽。
2018年以来,宁夏着眼青少年全面发展,在全区10个市县开展体教融合试点,积极推动青少年体育改革,试点工作覆盖390多所学校、近30万中小学生。各试点学校通过1+X、开展“一校一品”建设的方式,不断拓宽体育教育课程种类,满足青少年多元化需求;宁夏青少年运动项目不断丰富,2020年新增滑冰、滑雪、攀岩、拳击、马术、轮滑、街舞、铁人三项等青少年竞赛项目,全区年度比赛达31项。
宁夏理工学院体育系党支部副书记、学工办主任郭君告诉记者,目前该校学生每周课后自主锻炼至少3次,学校现有体育类社团32个,还通过寻找宁理“运动之星”活动鼓励学生锻炼,对“坚持跑步打卡45天”的同学进行奖励,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感受运动的魅力。
“体教融合,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体育带给人们的精神力量。鼓励学生掌握一项运动,养成热爱运动的习惯,将为他们生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郭君说。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
体医结合,打造最好的“健康良药”
在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唯医骨科西北中心打造的互联网骨科医院,医生们不仅针对骨科患者进行救治,还经常通过网络向群众介绍日常健身应该怎样避免运动损伤。
如今,宁夏多家医院开设有康复中心或运动医学门诊,运用体操、散步、慢跑等体育手段防治疾病,恢复或改善患者机体功能;也有越来越多的群众从单纯的“寻医问药”到通过“治未病”来主动调整身体状态,改善自身健康状况。“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正在宁夏形成。
10月10日,宁夏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自治区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医师马军发起,全区各大医院骨科、运动医学及康复医学的30余名专家组成的宁夏老年医学会老年运动医学专委会正式成立。
“一方面,全民健身运动热潮兴起,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运动,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老年人运动损伤以及老龄化相关的骨质疏松、骨关节类疾病发生率持续攀升,我们成立这个专委会,就是为了号召全区各级医疗机构、相关专业的医护人员,运用医学技术和知识为老年人群体的运动训练提供指导,防治老年人运动伤病,帮助老年人增强体质、保持健康。”马军说,如今国民越来越重视健康问题,体育和医学作为促进身心健康的“左右手”,双管齐下形成了推动健康革命的新路径。
城乡群众动起来,乡风民风靓起来
“大爷,您的血压血脂都没问题,基本情况挺好的,但是有点隐性关节疾病,走路太多,容易引发滑膜炎症,或者出现韧带或半月板损伤……”这是今年宁夏体育科学技术中心“三送五进”活动在平罗县黄渠桥镇开展时,医生给60岁的王大爷开出的一张“运动处方”。
宁夏体育科技中心副主任肖屏告诉记者,结合健康宁夏建设,宁夏体育科技中心开展了送知识、送指导、送服务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的“三送五进”活动,向群众推广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指导大众科学健身,推动全民大力开展健身活动。为了更好地向群众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宁夏体育科技中心还争取了200万资金,购置了先进的国民体质监测专用车,免费为全区各地群众进行体质监测。“只需15分钟,车内的计算机系统就能为受试者开出科学的‘运动处方’,指导群众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地开展健身活动提高身体素质,每次我们这个监测车一下去,特别受群众欢迎,大家都愿意接受体质监测和健身指导,在基层参与体育活动的群众也越来越多了。”
送体育下基层正在改变着乡村群众的生活状态。如今一场场农民身边的篮球赛,成为固原地区十里八村最盛大的活动。村民打架吵架的少了,关注体育、热爱健身的多了,体育活动增强了邻里感情,促进了民族团结和谐,改变了乡风民风。山区群众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大家兴业致富、振兴乡村的信心更足了。
体育+教育,体育+医疗,体育+健康服务,体育+脱贫致富……随着“体育+”在宁夏的多元模式融合发展,健康知识与技能、健康的生活方式走进了宁夏山川群众的心田,“力争到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率达到91.5%”这些写入宁夏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中的数字,正在成为闪亮的现实。(记者 尚陵彬 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