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银川9月20日电 题: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奔走在生死间的“摆渡人”
中新网记者 杨迪
奔走在生与死之间,让生命与光明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下去,这是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杨鹏的一份“使命”。
2010年,中国正式启动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这一职业随之产生。2015年,宁夏正式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2016年,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科担任护士的杨鹏主动申请,考试合格后成为了一位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
6年时间里,杨鹏接触了30多例患者及家属,成功协调捐献人体器官1例、角膜3例。但在这些数字背后,却是数倍于此的失败。
“协调过程中,十次可能有八、九次会失败。”杨鹏说,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患者家属对协调员往往抱有警惕、排斥的态度。
而作为协调员,也要面临“生与死”的沉重话题。“患者刚去世,我们就要与家属协调器官捐献,有时候自己都感觉有点‘不可思议’。”杨鹏坦言。
担任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同时又是宁夏人体器官捐献服务中心副主任的赵虎对此深有同感,在他看来,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是一个“沉重”而又“痛苦”的职业。
赵虎回忆道,2021年,一位小女孩因意外去世,作为协调员的他前去和家属沟通捐献事宜。“我也是一名父亲,非常理解家属的悲痛,劝说捐献的话真的很难说出口。”赵虎说,但他还是要不断地和家属沟通,“作为生命的‘摆渡者’,我们要努力让生命延续。”
人体器官的移植需要争分夺秒,一刻都不能耽误,“奔走”也成为了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常态。手机24小时开机、接到电话后立即奔赴现场,杨鹏和赵虎已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是在医院度过。
在协调员的努力下,目前宁夏累计实现器官捐献2例,角膜捐献10例,遗体捐献69例,许多人也因此重获新生、重见光明。
令人欣慰的是,伴随着思想观念的转变,民众对器官捐献的认知度也在逐渐提高。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官网显示,截至2021年9月19日,有效志愿登记人数已逾386万人,实现捐献36000余例。
“目前,我国人体器官捐献的需求和供给仍不平衡,需要更多的人去了解、投入到这件事情中。”宁夏红十字会组宣部部长谢方介绍,宁夏现在共有经过考核认证的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43名,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其中,“因为,让逝去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