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年轻人抱着侥幸心理,采食松树下的蘑菇,没成想是毒性最强的肉褐鳞环柄菇,所含毒素鹅膏毒肽已侵入血液,目前两人还未完全脱离危险。这是9月2日,记者从自治区人民医院了解到的情况。同时,这也是今年宁夏首次发生的两例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
患者仍未摆脱危险
“患者为一男一女,分别为33岁和27岁,他们自述是8月31日在金凤万达广场对面的小树林采摘了四五斤蘑菇,当天晚上即烹食1斤多,9月1日7时许,两人同时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炎症状,中午过后来到医院,目前重点是补液促进排尿排便,还有通过血液净化的方式进行救治。”该院急诊科医生柯进芳介绍,根据患者9月1日的尿检和血检结果,确定体内毒素是鹅膏毒肽。“两人的症状比来院时有所好转,但还处在胃肠炎期和假愈期间,9月3日到4日是高峰期,可能进入肝衰的高发期,食用肉褐鳞环柄菇后的48小时到72小时比较危险。”
据悉,肉褐鳞环柄菇中毒主要分为4个时期:潜伏期,一般是6至12小时,甚至长达14个小时以上;潜伏期过后是肠胃炎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肠胃炎症状,严重者转氨酶轻度升高;紧接着是假愈期,这个时期病人会出现短暂的好转;最后,就是突如其来的肝脏损害,病人会重新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肠胃炎症状,转氨酶急剧升高,凝血功能异常,多器官衰竭,死亡出现在5至14天之后。
目前,食用含有鹅膏毒肽的肉褐鳞环柄菇中毒没有特效的解毒药物,只能进行保肝治疗,情况较严重者需要通过血液净化进行救治。“两位年轻人知道食用野生蘑菇的危险,但仍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那么倒霉,结果中招了。”柯进芳医生惋惜地说。
松树下的蘑菇切不可采食
“根据患者食用剩余的蘑菇进行物种鉴定和毒素检测,确定此次蘑菇中毒事件是由含鹅膏毒肽的肉褐鳞环柄菇造成。”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硕士研究生导师徐飞博士介绍,根据患者提供的采摘地点,工作人员于9月1日在金凤万达对面的树林松树下采摘到肉褐鳞环柄菇,“这种菇的菌盖是乳色,有一元硬币大小,中间凸起,幼时是球形或钟状,成熟时是平展的。菌盖上有灰褐色的鳞片,中间的鳞片密集,颜色深,向四周变成同心环状的块状鳞片。翻过来,菌盖内侧是乳白色。菌柄是奶油色,呈圆柱形。”徐飞表示,肉褐鳞环柄菇属于蘑菇目蘑菇科环柄菇属的含有鹅膏毒肽可造成肝脏损害的剧毒蘑菇。“肉褐鳞环柄菇在受到雨水冲刷时菌盖的鳞片会损失变色,非专业人士难以分辨,所以,切记松树下的蘑菇一定不要采食。”
“入秋雨水增多往往是毒蘑菇‘现形’的时候,这两例是今年宁夏首次发生的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病例。”徐飞表示,对于鉴别野生菌是否有毒还没有简易的科学方法,且蘑菇中毒症状复杂。因此,预防中毒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要随意采食野生蘑菇,不要购买个人采摘售卖的野生蘑菇,不要轻易食用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
(记者安小霞)
徐飞博士在金凤万达广场对面的松树下采摘到肉褐鳞环柄菇。 宁夏疾控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