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7月20日电 (记者 孙自法)远古时代“和政羊”角心大小有什么作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青年学者最新通过化石研究得出结论称,和政羊角心的大小可能并不与雄性竞争直接相关,而更可能起到炫耀的作用,或者作为对抗捕食者的武器。
和政羊亚成年至老年的角心生长序列。 史勤勤供图对世界上独一无二和政羊化石的这项重要研究成果论文,近日由国际动物学期刊《哺乳动物演化杂志》在线发表。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助理研究员史勤勤博士介绍,作为一种体型中等大小的羚羊,和政羊是甘肃临夏盆地晚中新世(1160万-530万年前)三趾马动物群的代表性动物之一,研究人员此前已对其进行详细的形态描述和系统发育研究,并对其食性进行分析讨论。
在这次研究中,科研人员将甘肃临夏盆地的和政羊头骨化石材料分为5个生长阶段,选取28个头骨测量项,进一步探讨和政羊头骨和角心的个体发育过程,并对和政羊与其他乌米兽类动物个体发育方式的差异进行比较,对其种内变异的范围展开讨论。
史勤勤指出,甘肃临夏盆地目前已发现的和政羊头骨化石中,目前尚未发现幼年个体,最年轻的个体估计在2至3岁之间。在和政羊的个体发育过程中,其角心发育相对较晚,与头骨发育相比具有明显的异速生长。和政羊在亚成年至刚刚成年这一阶段,角心生长非常迅速;成年以后,其角心也不断经历生长与改造,角基部位发育粗糙的赘生骨疣,角心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随着角心的生长,和政羊的头骨形态也发生巨大变化。此外,同很多哺乳动物一样,和政羊的面部尤其是鼻骨的发育较晚,显著晚于齿列和腭部的生长。和政羊头骨宽度与长度的生长大致同步。
乌米兽、麝牛及盘羊的角心和基枕部发育比较图。 史勤勤供图在和政羊的个体发育过程中,虽然脑颅的隆起与角心的生长有关,但脑颅顶部的形态与角心的大小和粗壮程度并不相关。不仅如此,和政羊头骨的大小和粗壮程度也与角心的大小无关,并非个体越大、头骨越粗壮,角心就越大。
史勤勤表示,此次研究选取的所有头骨测量项中,唯一与角心大小具有相关性的测量项是脑颅高度。有趣的是,这一距离在和政羊亚成年个体中就已长至成年水平,而这时的角心尚小,表明角心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在其发育早期就已确定下来。“考虑到个体大小在雄性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和政羊角心的大小可能并不与雄性竞争直接相关,而更可能起到炫耀的作用,或者作为对抗捕食者的武器”。
她说,和政羊的个体发育研究还能为其系统发育关系的探讨提供一定线索。尽管成年和政羊与成年乌米兽的角心差别很大,但在幼年或亚成年时期,两者的角心都明显侧扁,尖端钝圆,着生于眼眶之后,并朝向后上方生长,具有很多相似的特征。
相比之下,现生麝牛的角心在生长早期细长并呈圆锥状,且向两侧水平延伸,不论形态还是生长方向都与和政羊差别较大。和政羊与麝牛角心生长的不同模式从侧面证明,成年和政羊与麝牛的角心相似性更可能来自趋同演化,而非两者具有较近的亲源关系。
虽然和政羊与乌米兽具有较近的亲源关系,但二者在生长发育方式上具有明显区别。乌米兽的角心生长更早,在亚成年时就已几乎达到成年水平,这与现生麝牛较为相似;和政羊的角心生长较晚,在亚成年时远小于成年个体的角心,这与现生盘羊比较接近。这两种生长方式在现生羚羊中都很常见,在一雄多雌、性二型明显的羚羊中,角心发育通常较晚,以避免过早的被成年雄性驱逐,和政羊采取的也是这一生长方式。
史勤勤指出,在种内变异方面,和政羊各个头骨测量项的变异范围虽大,却并未超过现生牛科动物的种内变异范围。这次研究选取的所有测量项中,和政羊的头骨长度差异最小,变异范围通常在15%以内;齿列长度和头骨宽度变异稍大,变异范围在20%至30%之间;角心和基枕骨的种内变异程度最大,在大小和形态上都有明显差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