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至,银川也迎来了一年之中最难熬的炎夏。闷热难耐的天气里,很多人都会感觉胃口不好,还有一些人会觉得头昏脑涨、浑身无力、失眠多梦,甚至会莫名的消瘦。炎夏“无病三分虚”,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这类情况有一个专门的词语——苦夏(或疰夏)。
那么,发生苦夏的原因在于什么?哪些人群更容易被苦夏困扰?我们该如何进行调理来缓解症状?记者采访了银川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邓自辉。
1 苦夏体重掉了好几斤
天气越来越热,吃东西没味、不爱吃饭、身体乏力疲倦等症状也随之而来,很多人都开始为苦夏而烦恼。
姜阿姨今年70岁,最近一段时间,她总感觉到身体乏力,吃不下饭,还浑身难受,体重也掉了好几斤。“我是不是得了什么病?”家人见姜阿姨这种情况,也顿时担心起来。但相关检查后,姜阿姨并没有被诊断出患有什么疾病。最后,姜阿姨来到中医内科就诊,医生告诉她这就是苦夏的症状。
2 脾胃虚弱的人更易苦夏
什么是苦夏?人们常习惯把每年7至9月间,人体出现的种种最为明显的疲劳症状统称为苦夏。
邓自辉医生介绍说,夏季天气炎热,气温高、湿度大,人体受此影响,通常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及消化、循环、神经、泌尿系统等都会发生显著地变化,容易导致人体代谢增强和营养素消耗增加,并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食欲减退,从而表现出倦怠、厌食、体重减轻、心悸、失眠等症状。
体质因素是引起苦夏的另一原因。“通常,脾胃功能比较虚弱的人群容易出现苦夏症状。另外,中医认为暑乃夏季的主气,暑季气候炎热,且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水气弥漫,故暑邪致病,多夹湿邪为患。暑湿之邪侵蚀人体,更容易困扰脾胃,使其功能更差,人们就可能会出现乏力头晕,工作效率低下,甚至低热、消瘦等苦夏症状。除了老人、孩子易发生苦夏外,平时饮食不规律、经常熬夜、工作压力大的人群,也常被苦夏困扰。”邓自辉分析。
3 健脾除湿是调理的关键
苦夏作为一种现象,只要调整好自己的饮食、起居以及心理等方面,一般不会带来不良后果。但苦夏症状严重的人群,还是建议就诊,由中医辨证进行调理。邓自辉还提醒,“先天脾胃弱的人在夏季更应该注意饮食起居,才可能安然度夏。”
健脾祛湿的常用中药有茯苓、薏仁、白术、佩兰、陈皮等。炎夏还可经常用白扁豆和大米一起煮粥喝。白扁豆是典型的健脾、除湿的药食两用之物,对于苦夏所致的食欲不振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平时也可用淮山、茯苓、薏米、赤小豆煲汤,是夏季常用的健脾祛湿汤方。
“中医拔罐能清泄湿热,一般建议在三伏天进行拔罐祛湿,效果更佳,但要适度适量,否则会适得其反。也可以进行艾灸,取中脘、上脘、下脘、天枢、足三里、丰隆等穴位,可温中健脾祛湿。”
调理苦夏,还要注意调整好睡眠。中医强调睡子午觉,适当的午睡可以调节气血、调整体能,特别是炎热的夏季,适当午休可以养护心气心血,为下午的工作和学习充充电。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苦夏的人,在情绪上还要自我调节一下,尽量保持平和、安静的心态。一定要学会“静心、安神、戒躁、息怒”。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排汗的过程可以排出部分湿气,可以改善疲劳的感觉。但是要根据体质来,本来就气血不足的人不宜运动太过。
4 适当吃苦味可清热、除湿
夏时暑盛湿重,心火当令,而苦味食物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等药理作用。在三伏天里,适当摄入苦瓜、绿豆,可以起到清热、除湿、健脾的作用。但邓自辉同时提醒,“苦瓜比较寒凉,吃太多也会伤及脾胃。另外,脾胃虚寒的人也不适合经常喝绿豆汤。”
平时可以自己观察一下自己的舌头,脾虚湿盛的人,舌苔大多比较厚腻、发黄,这种情况可能是湿热比较重,可适当吃些苦瓜和绿豆汤。但有些脾胃虚寒的人,舌质单而胖,边有齿痕,舌苔薄白,平时还怕吃凉的东西,就不太适合吃绿豆、苦瓜、冬瓜等。
补充维生素也能有效消除苦夏,多吃含丰富维生素的蔬菜、水果,有助消化的同时也能满足身体所需的营养,例如:西红柿、芹菜、苹果、猕猴桃、香蕉、梨子等。至于饮品,可以多喝酸梅汤、菊花饮之类,可缓解苦夏症状。冲泡绿茶、花茶也是不错的选择,同时可以放一些菊花、金银花这些清热解毒、散热的东西。
提醒
长夏贪凉最伤脾胃
不少人认为冷饮降热,既然苦夏与热有关,多吃冷饮把热去掉不就好了吗?其实,这是认识的误区。夏天虽然天气炎热,但不应一时贪凉,进食大量寒凉食物。“寒凉的食物容易损伤脾胃,冷饮只能加重肠胃负担,使消化能力下降,苦夏只会越来越严重。炎夏,水果从冰箱里拿出来也不要马上吃,最好放至常温再吃。还有些人在外面晒得很热,一回家就喝下一大杯冷饮,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看,这种只图一时之快的做法很不好,会严重影响脾胃的受纳运化功能。”邓自辉解释。
炎夏健脾和胃食疗方
◆糯米小麦粥
糯米50克,小麦仁60克,煮成粥后加糖适量,调味服用,有健脾益中气之功效。
◆芡实茯苓粥
芡实15克,茯苓10克,大米适量。前两味入锅,加水适量,煮成软烂,再加入大米适量,继续煮烂成粥,分顿服。芡实茯苓粥有健脾除湿、涩肠止泻之功效。(记者 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