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观察】搬掉“路障”,为技术工人打开人生出彩通道
长期以来,我国技能劳动者比例偏低且结构不合理,高技能人才匮乏,高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2以上。多年来,国家一直在大力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然而,在“人”这一“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上,如今却依旧面临着“技工难求”的困境。这是一道亟须多方合力去破解的现实课题。
为了回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现实需要,人社部日前印发了《“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决定在“十四五”期间组织实施“技能中国行动”,推动健全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这将有助于搬掉技术工人成长成才方面的“路障”,为无数“术业有专攻”的劳动者打开人生出彩的通道。
这方面,正好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现实案例,可以侧面反映出推动《方案》落地落实的紧迫性。前不久,《新华每日电讯》报道了被誉为“柴油机调试大王”、七获省部级科技奖的“大国工匠”鹿新弟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却迟迟评不上正高级职称,单位一个“同意”的公章成为最大“拦路虎”。
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不断推进、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贯通扩展到更多领域等政策利好的当下,一位实力派的“大国工匠”,按理说评聘正高级工程师职称、领跑“工人赛道”,本不应是难事,却遭遇“肠梗阻”。那么,国家激励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改革政策在落地时究竟“卡”在哪里?企业人员反对的理由耐人寻味:“公司工程技术人员中,目前还没有一个正高级工程师,工人没有资格评。”不难看出,在一些企业的观念里,干部和工人存在身份、待遇的“天然差距”。
为技术人才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平台,是激发其积极性、创造性的重要因素。但在我国不少企业,工人和技术人员之间还存在身份、待遇等差异。工程技术人员可以评正高级职称,待遇和地位等同于教授,是我国工程类专业技术职称中令人羡慕的最高资格。而大部分技术工人评上高级技师就面临职业“天花板”。从2018年起,我国开始推动贯通改革,目前已有近2000名高技能人才取得专业技术职称。但试点中,各地也陆续反映企业存在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不过,不少企业也有着各种现实顾虑。除了技术人才培养周期长、投入大、担心人才流失等客观原因以外,企业在培养和使用技术工人上,还存在一些亟待打破的观念壁垒。“重装备,轻技工”“工人和干部有很大差距”的观念在一些企业依然存在。还有不少企业认为培养和选树技术工人是国家和职业教育学校的事,自己等着“摘果子”,或者在人才紧缺时“高薪抢人”“重金挖人”。
不少技术工人渴望人生出彩的机会。而企业是使用技能人才的主体,也是人才培养的直接受益者,因此应着眼长远,建立常态化的机制,让更多技能人才和技术工人有上升的渠道、提升的空间和自我发展的动力,为企业发展和“中国智造”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企业应清晰地看到,伴随着生产运营的智能程度大幅度提高,技术员与工人、工程师与技师间的差异正在逐步缩小,远期甚至将趋于融合。
当然,培养技术人才不光是企业需要革新观念,社会更需要培育“匠心”土壤,必须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打破年龄、学历、资历和身份限制,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和院校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的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机制。同时,解决技能人才的工资待遇、社会地位等方面的问题,为其成长成才厚植“匠心”土壤。
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拓宽产业工人发展空间,鼓励企业建立健全产业工人职业晋升的多通道机制,包括多地若干技能突出的技能人才获评高级工程师。这些无疑有利于鼓励技能劳动者坚守岗位,用踏实务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诠释人生价值。
当前,我国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为了给升级转型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石,企业等相关各方迫切需要转变观念,为技术工人开通更多、更通畅的上升通道,为他们人生出彩架桥铺路,从而迎来造就高素质技术工人的美好时代。
徐新星
徐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