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拉萨6月27日电 题:西藏藏戏写真:“世遗”戏曲焕发新生机
中新社记者 赵朗
周末,西藏传统八大藏戏之一的《卓娃桑姆》在拉萨宗角禄康公园的露天阶梯剧场中上演。尽管没有专业的舞台和灯光,但古老的艺术魅力仍吸引大批老戏迷、新粉丝入场、驻足。
这是2021年度西藏自治区藏戏演出季中的一场表演。夏季的每个周六,来自拉萨市各县区的民间藏戏队都会轮番上演好戏。如此备受欢迎的演出已持续了四年,但这是西藏官方首次持续性、规模性在布达拉宫山下组织藏戏展演。
藏戏《卓娃桑姆》在缩短时长的情况下,仍从26日上午11时持续至18时许。即便如此,很多前来的老人们都能从头到尾欣赏完整场表演,这让负责此次表演的拉萨城关区次角林藏戏队队长达娃卓嘎颇感欣慰。演员们仅在演出空隙轮换休息。天气炎热、戏服厚重、换装频繁,期间,不时有戏迷专门为演员送来清凉的饮料。谢幕时,有戏迷为演员一一献哈达。
达娃卓嘎已从事藏戏事业18年。她说,这支藏戏队在上世纪60年代成立,那时演出多在农闲时,如今藏戏商演较多,演出成为稳定收入来源。
60多岁的次仁是藏戏的忠实“粉丝”,在观众席中手摇转经筒,聚精会神,心情随着剧情起伏,甜茶、牛肉饼是看戏时的标配。
他说:“小时候文化生活单一,只有在重大节日时才能看到藏戏,现在手机上电视上都能看到,不过还是喜欢现场演出。”自己的戏友圈聚会时,大家也会切磋唱腔技艺。
西藏自治区民族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桑吉东智曾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研究藏戏已有多年。他说,藏戏与农耕文明有着莫大联系,农业不发达的地域几乎无藏戏,这一观点在他无数次的下乡调研中得到印证。
他的博士后合作导师、国际知名藏戏专家Isabelle Henrion Dourcy教授曾研究过阿吉拉姆藏戏,她定义这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结合了受大乘佛教经典文学启迪的宗教哲理、世俗的讽刺和农民的闹剧。虽然在其历史晚期受到了旧西藏地方政府、大寺院和贵族家庭的关注,然而阿吉拉姆藏戏主要是给普通百姓表演的民俗戏剧。
觉木隆民间藏戏班曾是旧西藏地方政府时期为数不多的带有专业化性质的剧团。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官方在该剧团基础上组建了西藏自治区藏剧团。
上世纪60年代以来,西藏藏戏开启了专业化创作的道路。桑吉东智直言,对于新老戏迷,大家态度不一,传统派认为应保持原汁原味,新派则包容创新。藏戏文化本不是一成不变,它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有着自然或者特定的流变形式。
与西藏和平解放前相比,藏戏在“自然生长”的同时,得到了更多的官方支持,并于2009年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桑吉东智认为,这为藏戏演员的职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西藏各地藏戏从而百花齐放。
“从政策到资金,藏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扶持。”桑吉东智说,不完全统计,西藏有150余个民间藏戏团(队),自2009年,西藏地方坚持每年对每支民间藏戏队给予2万元(人民币,下同)的经费补助。国家级藏戏非遗传承人每年获得5000元经费补助。当然,这仅是中央和西藏地方扶持藏戏发展的缩影。
如今,藏戏文化愈来愈普及,很多年轻人也视学习传统文化为时尚潮流。在桑吉东智看来,当下藏戏发展正熠熠闪耀。
他也希望,这一古老文化成为西藏更响亮的名片,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