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为我区捐赠丰田无障碍车 石嘴山市开展七大重点行动 为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 数聚宁夏 算领未来|华为数据中心能源助力宁夏中卫打造全球领先绿色算力集群竞争力 “贺兰山东麓”敲开“世界葡萄酒之都”的大门 【地评线】贺兰山网评:过于自信也会导致上当受骗 数聚宁夏 算领未来|第五届云天大会在中卫开幕 遇见中国之美·中卫66号公路 宁夏回族自治区通信管理局 宁夏回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清退宁夏属地僵尸类APP的通告 中宁一案例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男子轻信网贷被骗1万元 宁夏涉农企业享留抵退税扩围“红利” 36只“迷途羔羊”引来十余名“羊倌”争领 银川市总工会把劳模工匠请进校园激励青年学子 行业头部企业加速布局宁夏算力枢纽 宁夏乡村游订单同比增223% 【黄河安澜】秋意渐浓 黄河两岸景美如画 前8个月宁夏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0.5% 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 石嘴山市加速解决房屋产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 湖城之秋——打翻了的调色盘 中宁县检察院落实工作机制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 宁夏原创音乐剧 《花儿与号手》喜摘文华大奖 首届“西部数谷”算力产业大会主论坛举行 敢做“无人区”的探路者 宁夏中卫:电力护航云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 【地评线】贺兰山网评:算力产业驱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禁毒宣传进校园 提高学生辨别新型毒品能力 贺兰县:直播带货开启残疾人灵活就业新模式 借款人不还钱,担保人被司法拘留15日 宁夏隆德县完成首笔用水权质押贷款 宁夏明确2022年社保缴费基数 小说《微水浮尘》在京首发 同名广播剧上线 宁夏泾源 “电”亮山乡 好山水做出“富民”好文章 专家学者聚首 为创投行业把脉支招 吴忠利通区:石榴花开情更浓 西夏区铲除毒品原植物160余株 中宁县检察院为未成年儿童健康成长撑起“保护伞” 社交平台上的反诈联盟:被骗、救赎与博弈 乘势而上 随“算”而动 首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在上海开幕 宁夏线上直播带岗招聘活动帮助残疾人实现精准就业 2022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主体活动闭幕 变“带货”为“带岗”,银川这场招聘会为残疾人提供246个就业岗位! 首届中卫·房车文化节暨消费惠民活动启动 秋季跟风刷酸 小心焕肤不成反“烂脸” 不再“守着黄河缺水喝” 被基础设施网“包裹”的幸福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新赛道”寻求新动能 金凤区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一起涉养老诈骗案件 来吧,展示!首届“西部数谷”算力产业大会等你来 宁夏水投集团:三项制度激活企业原动力
你当前位置:首页 >民生关注 >

“黄变绿” “少变多” 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完成生态蜕变

2021-06-20 11:03:29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西宁6月20日电 题:“黄变绿”“少变多”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完成生态蜕变

作者 李江宁 尹宁

东西连起柴达木盆地和河湟谷地,南北贯通三江源和祁连山,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犹如一颗温润的蓝宝石镶嵌在青藏高原之上。

近年来,青海湖周边的草场从严重退化到“沙退绿来”;湖水面积从不断缩小到连续15年持续“扩涨”,恢复至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鸟岛变为“孤岛”;青海湖裸鲤(俗称湟鱼)从濒临枯竭到“鱼翔浅底”;旗舰物种普氏原羚从几近灭绝到种群数量不断增加;湿地指示性物种(水鸟)多样性实现增量……青海湖正在实现从生态退化到“大美净好”的蜕变。

6月,又到了湟鱼洄游的季节,在位于青海湖北岸的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泉吉乡,泉吉河开始上演一年一度“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观。

裸鲤生活在中国内陆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中,作为青海湖中唯一大型野生经济鱼类,裸鲤占据着“水—鱼—鸟—草地”生态系统的核心地位。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青海湖裸鲤受人为大量捕杀、河道萎缩、裸鲤繁殖水域日益退化等因素影响数量锐减,2002年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仅为2592吨。2004年被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列为濒危物种。

“2003年起,青海全面实施封湖育鱼,实行零捕捞。各地各部门也清理青海湖主要入湖河流河道,设计科学合理的‘过鱼通道’,保证裸鲤的‘生命通道’畅通。之后成立裸鲤救护中心后开始研究裸鲤人工繁殖,使裸鲤得以有效保护。”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主任史建全说。

据青海省农业农村厅介绍,自2002年至今,青海省已累计向青海湖流域放流青海湖裸鲤1.58亿尾,黄河流域放流花斑裸鲤1690万尾。至今,青海湖裸鲤蕴藏量达到10.04万吨,较保护初期增长了近四十倍。青海湖已初步形成“以鱼净水、以鱼养水、以鱼抑藻、以鱼控草”的生命共同体。

此外,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通过对鸟岛、海心山等24个主要鸟类栖息地的监测,共监测到水鸟47种,数量35900余只,其中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48只,同比数量基本持平。

“青海湖已经成为了中国候鸟种群最为集中的栖息繁殖地,同时作为中亚、东亚两条候鸟迁徙路线的交汇点,青海湖是候鸟迁徙途中重要停歇地与中转站。”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何玉邦表示。

6月,青海湖畔也迎来了普氏原羚的繁殖季,普氏原羚是中国特有的哺乳动物中数量最少的物种,青海湖是普氏原羚在世界上仅存的栖息地。

6月中旬,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岸保护站管护员吴永林忙碌的身影穿梭在保护区400余亩的普氏原羚活动区。为保证普氏原羚雌性个体及幼羚的生命安全,防止狐狸、狼、藏狗等食肉动物的捕食,吴永林和保护站工作人员在跟踪监测方面都需要做大量工作,包括围栏检查,种群数量、种群结构和性别的监测统计等。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岸保护站成立于2004年,是中国唯一一个普氏原羚救助、人工驯养繁殖的保护站。自成立以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人工驯养繁殖的种群数量逐年增加,为这一极度濒危物种的保护和研究工作积累了第一手资料和宝贵的工作经验,保存建立了良好的基因库。

普查显示,2007年,普氏原羚种群数量在300余只左右,近年来,在民间志愿者和官方救助中心的共同救助下,普氏原羚种群数量14年间增长约9倍,年均种群数量稳定在2700余只。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管理,目前保护区整体生态环境向好,具体表现为‘三增、三减、一不变’。湿地面积持续增加、高密度植被覆盖率持续扩大、青海湖整体生态功能持续增强。保护区沙地、裸地、盐咸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何玉邦告诉记者。

刚刚结束的端午假期,在青海湖二郎剑景区内,游人如织。来自河北的游客黄璐举着手机拍摄湖边飞来“求投喂”的棕头鸥。“中国最美湖泊名不虚传,水鸟自由飞翔,湖水蔚蓝透彻,随手一拍就是手机桌面。”黄璐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