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过地铁的风画下偶遇的你
上图:地铁里刷手机的人
左图:杨小新飞快画下等地铁的牛仔衣姑娘
下图:地铁里刷手机的人
每天早晚高峰,在杭州地铁2号线和5号线,你有没有见过这样一个人:略显消瘦的体格,已经开始泛白的头发,拿着一支笔,一个画本,三四分钟,寥寥数笔,人物跃然纸上——他们或玩手机,或站立打着瞌睡,或和朋友聊着天,或闭目养神。
这些人当中,你可能会找到赶地铁的自己的影子。
画画的男子叫杨小新,今年44岁,台州人,是一名室内设计师。从2018年开始,他就用速写的风格画“偶遇的人”,被称为“杭州地铁速写哥”。
坐地铁的20分钟
他画下四五个“偶遇的人”
和大家印象中的铅笔速写不同,杨小新用的是便携式毛笔,“2018年,我观摩了潘天寿先生的画展,深深被先生毛笔的绘画形式所吸引,开始尝试用毛笔来速写。”
因为用毛笔,让杨小新拥有了在地铁上画画的可能。因为早晚高峰坐地铁的人很多,他基本上要把本子举到胸前,才有空间画画,“毛笔不需要多大的力就能画,不像铅笔、钢笔需要很大的力。”
每天从学院路站到蒋村站,20分钟时间,够杨小新画上四五个“偶遇的人”。
就在记者采访的间隙,杨小新给咖啡厅里的一个正在工作的小哥画了一幅画,前后也就2分钟,他自己并不是很满意,“这幅构图没弄好,有些随意了。”
“我喜欢画陌生人,更轻松,更有生活的味道。”杨小新说,从小就对画画感兴趣,高中开始学画画,大学读的是室内艺术设计。他画人没有标准,看到谁就画,即使有的的时候人多,站着他也能画,可能是习惯了,一空下来,就会拿出画笔画本,“不少人看我在画画,会给我让座。”
当然也有人会主动邀请杨小新给自己画张画,“前两天就有个小伙,坐我身边,让我帮他画一幅。”相较于随机选择的目标,在杨小新的眼里,这些“模特”过于紧张,少了一些“生活的味道”。
在地铁上画画的时候,会有不少人围观,但杨小新并不会因此变得不好意思或者紧张,反而越画越放松,“我更怕他们在看我画画的过程中老是看‘模特’。对方走了还在其次,少了自然流露的味道就不好了。”
走到哪里画到哪里
他想出本《边走边画》的册子
画了三年地铁一族,在杨小新笔下,入画得最多的,是坐着刷手机的人。不少经常坐地铁的乘客也都认识杨小新了。“昨天就有个小哥,一进地铁就跟我打招呼说,你是不是就是那个画画的大叔?”
杨小新走到哪画到哪,吃饭画,坐地铁画,出去玩也画。一支笔一个本子,成了他生活中的必需品。这三年,他已经用掉了40多本画本,粗略算一算,画了12000多幅画。
现在这些画打算怎么处理?杨小新说先放着,如果有机会会考虑出画册,“名字我想过了,就叫《边走边画》。”杨小新说,中国美院有个大师也出过同名的画册,不过画的都是古建筑。
这名字的背后也有他的宏大愿望。“我想用毛笔画一幅现代化大画,展现的是最生活的场景。”杨小新说,这些速写都是在锻炼自己的技艺和扎实的笔法,“我想试试画出最生活的你、我和大家,我就是想试试看,能不能做成这件事。”
不过现阶段,杨小新还是希望继续画地铁速写类的小画,“一是技艺不够,二是家里没有那么大的空间画大画。”一幅大画,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他期望未来可以拥有自己的画室。
“你看他头上有一处类似叶子的东西,其实最开始是想画另一个人的。”采访最后,杨小新给记者看了一幅画。
这是杨小新鲜有题词的画,也是他最喜欢的一幅画,“画里这个大伯正在看别人打牌,神态很自然,再加上阴差阳错的点缀,可能和生活一样,转角就有意外的收获。”
杨小新说,他会一直画到生命尽头,“无论未来怎样,都会坚持画下去。”
本报记者 盛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