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为我区捐赠丰田无障碍车 石嘴山市开展七大重点行动 为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 数聚宁夏 算领未来|华为数据中心能源助力宁夏中卫打造全球领先绿色算力集群竞争力 “贺兰山东麓”敲开“世界葡萄酒之都”的大门 【地评线】贺兰山网评:过于自信也会导致上当受骗 数聚宁夏 算领未来|第五届云天大会在中卫开幕 遇见中国之美·中卫66号公路 宁夏回族自治区通信管理局 宁夏回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清退宁夏属地僵尸类APP的通告 中宁一案例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男子轻信网贷被骗1万元 宁夏涉农企业享留抵退税扩围“红利” 36只“迷途羔羊”引来十余名“羊倌”争领 银川市总工会把劳模工匠请进校园激励青年学子 行业头部企业加速布局宁夏算力枢纽 宁夏乡村游订单同比增223% 【黄河安澜】秋意渐浓 黄河两岸景美如画 前8个月宁夏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0.5% 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 石嘴山市加速解决房屋产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 湖城之秋——打翻了的调色盘 中宁县检察院落实工作机制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 宁夏原创音乐剧 《花儿与号手》喜摘文华大奖 首届“西部数谷”算力产业大会主论坛举行 敢做“无人区”的探路者 宁夏中卫:电力护航云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 【地评线】贺兰山网评:算力产业驱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禁毒宣传进校园 提高学生辨别新型毒品能力 贺兰县:直播带货开启残疾人灵活就业新模式 借款人不还钱,担保人被司法拘留15日 宁夏隆德县完成首笔用水权质押贷款 宁夏明确2022年社保缴费基数 小说《微水浮尘》在京首发 同名广播剧上线 宁夏泾源 “电”亮山乡 好山水做出“富民”好文章 专家学者聚首 为创投行业把脉支招 吴忠利通区:石榴花开情更浓 西夏区铲除毒品原植物160余株 中宁县检察院为未成年儿童健康成长撑起“保护伞” 社交平台上的反诈联盟:被骗、救赎与博弈 乘势而上 随“算”而动 首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在上海开幕 宁夏线上直播带岗招聘活动帮助残疾人实现精准就业 2022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主体活动闭幕 变“带货”为“带岗”,银川这场招聘会为残疾人提供246个就业岗位! 首届中卫·房车文化节暨消费惠民活动启动 秋季跟风刷酸 小心焕肤不成反“烂脸” 不再“守着黄河缺水喝” 被基础设施网“包裹”的幸福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新赛道”寻求新动能 金凤区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一起涉养老诈骗案件 来吧,展示!首届“西部数谷”算力产业大会等你来 宁夏水投集团:三项制度激活企业原动力
你当前位置:首页 >民生关注 >

内蒙古民族非遗“破圈”:独家绝技创造的“小康生活”

2021-06-15 17:04:29来源:中国新闻网

(小康中国)内蒙古民族非遗“破圈”:独家绝技创造的“小康生活”

中新社呼和浩特6月15日电 题:内蒙古民族非遗“破圈”:独家绝技创造的“小康生活”

中新社记者 张玮

“假期第一天上午,我带的‘太阳花’就销售一空,下午又让家里捎来一批。”2021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撞上端午“小长假”,鄂温克族姑娘艾吉玛带去非遗宣传展示内蒙古主会场的“太阳花”深得游客喜爱。

15日,3天的假期和活动同时落下帷幕,艾吉玛数以万计的“太阳花”成功售出。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许多曾经“藏”在大山里、森林里、草原上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逐渐“破圈”,独家绝技为当地猎民和牧民创造出“小康生活”。

跨越中国、俄罗斯,曾居住在森林里的跨界民族——鄂温克族流传着一个“太阳姑娘”的美丽传说,世世代代的鄂温克人为了纪念“太阳姑娘”,便用皮毛和彩色石头等材料做成象征太阳光芒图案的“太阳花”,寓意平安吉祥。

“90后”的艾吉玛从小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草原上。大学毕业后,她回到家乡跟着母亲学习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皮毛饰品——“太阳花”的制作,并带着她自己的思路协助母亲经营手工艺品工作室。

艾吉玛每天将“太阳花”饰品用手机拍照发到网站上或在朋友圈分享。“我也创造了不少衍生品,比如冰箱贴、手机支架、鼠标垫、车挂、发卡……销路都不错。”

如今,艾吉玛的“太阳花”成功“破圈”,每年来自中国各地的订单就能有上万笔,还会销往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

这几年,艾吉玛和母亲还带动当地数千名牧民妇女就业,每人每年增收近3000元(人民币,下同)。

旅游季的到来,同样让通辽市科尔沁草原上的“巧娘”于云飞忙得不可开交。她告诉记者,草原旅游季的开启,意味着各种各样的科尔沁绳结将作为地标文创产品迎来销售旺季。

于云飞是科尔沁绳结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她能够独立编制上百种绳结。她介绍说,绳结最初起源于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比如马龙套、马鞭、固定蒙古包的绑绳、蒙古袍的扣子等。“如今,经过美化和创新,它成为各式各样的装饰品。”

于云飞“走街串巷”地培训手编人才,带领他们一起致富,以生产民族绳编工艺品和旅游用品为主,产品供不应求,销往中国各地,年营业额平均达到100余万元。

6月中旬的鄂伦春自治旗终于冰雪消融,迎来花红草绿的模样。鄂伦春族姑娘斯日特不忙的时候就会和母亲一起,去景区的非遗展厅向游客展示中国最后一支狩猎民族的民俗文化。

斯日特凭借天赋成为鄂伦春族剪纸传承人,她将鄂伦春猎民日常生活中各种象征吉祥的图案用剪纸的方式带给游客。“可以裱大的,挂在屋里,也可以裱小的,放在手机壳里。”斯日特向来来往往的游客介绍着。

斯日特的母亲曲云年近古稀,却依然组织猎民们一起参加演出,演唱鄂伦春原生态民歌《我生长在兴安岭上》,跳起原生态舞蹈《斗熊舞》,表演情景剧展示鄂伦春人的生产生活……每场演出围观的群众都是里三层、外三层。

曲云说:“社会经济发展让我们走出大山,鄂伦春猎民的‘小康生活’就是现在这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