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川,活跃着一个群体,他们身穿马甲,在大街小巷、乡村学校等场所,为群众服务;
在银川,行动着一群团队,他们利用专长,在文明创建、环境保护等领域,化作春泥更护花;
在银川,澎湃着一种精神,以爱的名义,和雷锋精神同步,播撒温暖的种子。
志愿者、志愿组织、志愿精神,他们三位一体,传递着这座城市独有的感动,在雷锋精神的激励下,在坚持不懈学雷锋活动的推动下,更多的银川人循着雷锋的足迹,阔步向前。
40余万名志愿者在行动让爱心汇成洪流
离开雷锋的日子,雷锋精神却从没有走远,当前,更是涌流在每一名志愿者的血液中。
3月4日,西夏区西花园路街道梦园社区联合共建单位开展“春蕾助长、让爱飞翔”学雷锋志愿活动,为留守儿童送上温暖。小何从小跟姥姥一起生活,了解到他的状况后,志愿者丰卫宁把自己收藏多年的书画赠送给小何,希望他健康快乐成长。
同一天,兴庆区大新镇燕依园社区联合医院、银行、商铺、物业等多家单位,为居民提供义诊、义剪、中医理疗、政策解答、上门帮扶等服务。这其中,花姐志愿服务队格外活跃,这是一支由女党员、妇女骨干及共青团员组成的队伍,主要开展文明宣传、爱心陪伴等志愿服务。该社区相关负责人赵晓花告诉记者:“今年我将带领大家从传承红色文化入手,组织文艺骨干排练文艺节目,传播文明新风,弘扬社会风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志愿队伍中来。”
从邻里互助、扶贫济困,到各项公益活动、公共救助、城市管理,这其中既有从身边事做起的举手之劳,也有助学帮老、保护环境、普法宣传、法律援助等善心之举。随着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群体日渐壮大,从稚气未脱的“红领巾”到古稀老人,从普通职工到机关党员干部,从外来打工者到市民群众,覆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达到41.6万人,志愿服务组织1236个,发布“爱要一起”志愿服务品牌,组织实施“抗击疫情你我同行”心理护航、“复工复产帮扶”“邻里亲情守护”“致敬最美逆行者”“守护万家平安点亮文明银川”“向雷锋致敬为抗疫加油”“文明交通”志愿服务等项目,志愿服务参与面和活跃率持续提升。
好人引领奏响凡人善举主旋律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近年来,银川市高度重视雷锋精神的弘扬和传承,把践行雷锋精神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力抓手,从提升广大市民文明素质、引领社会风尚、凝练精神品格出发,加强舆论引导,拓展活动形式,推动学习雷锋活动向深度广度发展。
几年前,医务工作者虎蕊所在的科室里收治了一位患者,得知老人子女不在身边、家境不好的情况后,她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老人出院后,她也会抽时间,带着孩子去看望老人,洗衣做饭、拆换被褥,让老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市民方志刚已经做了24年志愿者,这些年,方便快捷的网络信息使得他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公益群体,他通过网络对接多方社会力量,为贫困地区捐款捐物。还加入无偿献血、寻亲等十几个志愿服务微信群,一有活动就参与。
一月初,兴庆区玉皇阁北街街道北关社区向返乡大学生和社会青年发出倡议,号召他们积极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青年们纷纷响应,在完成统一培训后,这群脸上还稍带稚嫩的年轻人便上岗了。王琨和王彦龙是两兄妹,他们值守的卡点居住的老年人居多,两人每天为他们测温登记,指导使用手机扫描健康码,并宣传防疫知识,老人被两人的耐心所打动,也让孩子来参与志愿服务。
每一年,在普普通通的市民中,在我们身边,接连涌现出很多令人敬仰的道德模范,他们正是这座城市的“雷锋”,是弘扬雷锋精神的生动实践。
搭建平台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
在掀起学雷锋热潮的同时,银川市通过完善机制、搭建活动载体等方式,真正让志愿服务成为“学雷锋、见行动”的有效载体。
据了解,按照“有固定场所、有稳定队伍、有统一标识、有活动项目、有服务对象”的标准,银川市在社区、村镇和有关职能部门建立志愿者服务站。搭建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对接平台,围绕家政服务、文体活动等内容,设计接地气的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顺民意的活动。同时,将志愿服务与学雷锋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将志愿服务融入城市建设和管理、行业发展、基层党建、社区服务和大众日常生活之中,促使志愿服务与其他工作相互促进。
与此同时,银川市还加大政策指导,将志愿服务培训作为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从体制机制、人力资源、财政保障等方面加强支持保障,定期举办志愿服务培训班,以志愿服务所需的专业技能、理论知识、实操能力为主开展培训,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养、理论素养和经过专业培训的志愿服务事业的推动者、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者、志愿服务项目的运营者。建立志愿服务学者专家库,提供相关技能培训及专业指导,不断提升志愿者和志愿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助推文明前行。
此外,银川市出台《关于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意见》《银川市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办法》《银川市志愿服务项目管理办法》《银川市志愿服务评选表彰管理办法》《银川市志愿服务星级评定及奖惩制度》等,逐步建立健全的志愿服务制度,为志愿者们织起一张保障网,使志愿服务更通畅、更安全,越来越多的人在参加志愿服务中感受到快乐,也从中塑造新的自我。(记者 肖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