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飞线充电”乱象,整治疏导双管齐下
读者来信
楼上住户“飞线充电”安全隐患大
我是奉贤区紫苑小区的居民,我所住这栋楼上的一些住户为方便给电动自行车充电,就从家里拉出一根长长的电线到楼下,还长期不收回。
“飞线充电”极易引起火灾,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希望有关部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还居民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市民 李先生
■本报记者 何 易
记者调查发现,奉贤区紫苑小区是一个老小区,在一栋栋房屋外墙面上,有不少从高处挂落至地面的电线和接线板,有的正给电动自行车充电。对于“飞线充电”,不少居民也道出心中无奈:“我们住在高层,总不能每天把电动车搬到家里去充吧。虽然有的电池可以拆下来,但也相当重,每天搬上搬下也不现实。”
由于从家中私拉的电线没有固定,且没有经过专业电工的日常检测,经过长时间风吹日晒雨淋导致电线老化后,极易造成漏电伤人或短路失火事故,给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市公安局奉贤分局塘外派出所社区民警表示,现在一些小区里给电动自行车、新能源汽车“飞线充电”现象愈演愈烈。出现“飞线充电”的房屋,往往是老旧房屋或出租房屋。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老旧房屋在建造时未能考虑到电动自行车、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后的充电需要,未设置充电桩区域或集中充电车棚;二是房屋租借人员数量上升,他们的交通工具多为电动自行车,这也加剧了“飞线充电”现象。
“飞线充电”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与此同时,辖区内的许多住户确实有为电动自行车、新能源汽车充电的需要。如何妥善处置矛盾,是摆在辖区派出所、居委会和村委会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此,辖区派出所民警及居(村)委会工作人员对小区进行走访协商,决定从整治及疏导两方面入手。首先,民警加强对小区走访,对发现的“飞线充电”“楼道充电”“乱拉电线”等违法违规问题进行严格处置,从源头上杜绝安全隐患。其次,派出所会同消防部门通过前期调研,在综合考量安全、场地、成本和使用率后,与居(村)委会协调,组织专人对有需要安装充电装置的小区进行上门指导、规范布线等。此外,小区通过综合整治,清理违规住人场所,为安装充电柜和部分车辆停放开辟空间。
同时,派出所还与辖区内的工厂协商,要求尽量在厂区内开辟专门停车棚、安装充电装置等,以方便工人充电。
“近年来,各地由于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情况时有发生,住宅小区楼道内违规停放、充电现象已经危及广大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风险治理课题组刘旭博士认为,上海作为一座人口密集型特大城市,电动自行车、新能源汽车成为市民出行的新兴交通工具,如何保障市民安全可靠充电,是一个看似细小却又不容忽视的问题。
近日表决通过并将于5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也对“飞线充电”作出明确规定:不得私拉电线和插座为电动自行车充电,禁止在建筑物首层门厅、共用走道、楼梯间、楼道等共用部位,以及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及其两侧影响通行的区域、人员密集场所的室内区域停放、充电。对违反规定的行为,相关部门应当依法予以处理。
同时,《条例》注重疏堵结合,针对居民有充电“刚需”而居住区内缺少集中充电设施的问题,上海各级政府应当加大对已建成的住宅小区非机动车集中停放场所及充电设施建设的投入,推动已建成的住宅小区新建、改建、扩建敞开式地面车棚等非机动车集中停放场所及充电设施。同时,鼓励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新建、改建、扩建非机动车集中停放场所及充电设施。
刘旭也认为,治理“飞线充电”不能仅靠公安机关一家处罚了事,而是应由各部门共同参与治理解决。同时,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博、微信及居民楼院宣传栏等媒介,全方位开展消防安全宣传,让小区居民充分认识到“飞线充电”的危害,从而在根本上杜绝“飞线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