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六盘山下,雨雪交加,新年第一场甘露不期而至。
一大早,韩彦彦和儿子马韩带着收拾好的行李,前往固原市原州区人社局集合,准备乘坐包机到福建务工。
“把牛喂好,冰箱里的肉吃完了,再宰一只羊,不要舍不得吃。”
“家里有事我会给你打视频电话,你和儿子放心去干活。”
临出门前,韩彦彦一再嘱咐丈夫马玉川照顾好家,马玉川憨笑着安慰妻子。
经过安检,登上飞机,系好安全带,关了手机,发动机轰隆隆,推动庞大的机身从六盘山机场滑行、加速、起飞,韩彦彦坐在靠近窗户的座位上,看着地上的村庄变成了巴掌大小,直至消失在云层里,才依依不舍收回目光。
“去年买的母牛快要生牛娃了,你姐姐也要去上学,你说你爸一个人能忙得过来吗?”韩彦彦问坐在身边的儿子。
“你放心吧,我爸去年一个人在家,还不是把家里照顾得好好的。”儿子回答。
“今年带你再挣一年钱,等明年你一个人出门,我也就放心了。”韩彦彦嘀咕了一声,这才靠在座椅上休息。这些年家里的变化如同电影般在她脑海里一幕幕回放。
韩彦彦家住原州区黄铎堡镇穆家滩村,家中有5口人,3个孩子都在上学,丈夫右胳膊早年摔伤后,因家庭困难没有去医院治疗,落下病根,如今只能用左手干活。
近几年脱贫攻坚,韩彦彦在当地政府帮扶下,和丈夫一起贷款养牛养羊,齐心发展养殖业,养牛12头、养羊20多只,一年收入五六万元。
一家人如愿脱贫,还搬进了新房,有了持续增收产业,韩彦彦终于松了一口气。
前年,二儿子马韩放弃读高中,回家帮父母务农。2020年,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企业在原州区招工,韩彦彦在微信群里看到工厂管吃管住、月保底收入4300元的信息后,给儿子报了名。
“儿子为人老实,从小没有出过远门,到厂子里干不好活怎么办?”韩彦彦不放心儿子独自外出,决定报名当“陪工”。
识字不多的韩彦彦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个决定,犹如平静的湖面投入石子,或如在清水里注入颜料,有了色彩:第一次乘坐飞机,第一次到现代化企业上班,第一次领到工资……
经历多个零的突破,韩彦彦的心态也发生了微妙变化,她不甘于做一名陪同儿子打工的母亲。
到福建后,韩彦彦和儿子一起来到飞毛腿电子集团公司,一起填写了入职登记表。
“公司招的人最低学历也是小学毕业,我连小学都没上过。”韩彦彦发现自己是工人中年龄最大、文化程度最低的女工。即便如此,飞毛腿集团还是给了她一次工作的机会。
上班后,对着一个个电子零件,韩彦彦心里直打鼓。“既然陪儿子打工,就得作出榜样。”她凭借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品格,边学习边摸索,遇到不懂的问题,积极向老员工、班组长请教,死记硬背工艺流程。一个月试用期满,韩彦彦已基本掌握岗位技术要领,并可以独立完成工作。
从进厂到回家,韩彦彦和儿子在飞毛腿电子集团公司务工半年,加上福州市和马尾区给务工6个月以上的在闽务工人员每人补助的1.35万元,母子俩一共领了7万多元工资。
“我挣了5万多元,儿子挣了2万元。”韩彦彦笑着说,儿子年龄小,干活耐心不够。
虽然儿子挣钱不多,但让韩彦彦欣慰的是,儿子出门见了世面,开拓了视野,人变得活泼开朗起来,也懂事多了。
当年9月,韩彦彦怀着喜悦的心情满载而归,不料丈夫又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惊喜:变卖牛犊收入10万元!
韩彦彦一算账,丈夫在家养牛,加上自己和儿子打工挣钱,全家一年收入17万元,比过去种地务农20年的总和还多。
“留一个人在家养牛,两个人继续外出务工。”尝到甜头的韩彦彦有了新的目标,和丈夫商量后拿出7万元,趁着春节孩子都在家,扩建牛棚、购买草料,扩大养殖规模。
“你们母子俩还去福建吗?如果去,就把家里安顿好,福建派包机来接。”
“去呀,一定去,一定去。”
2月23日中午,韩彦彦一家人刚刚完成牛棚地面硬化,就接到原州区人社局春季招工电话。原来,借着闽宁劳务协作东风,原州区和马尾区对接劳动力转移事项,飞毛腿电子集团公司在原州区继续定向招工100多人,帮助已脱贫户增加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2月26日,闽江畔,春暖花开,细雨霏霏,该公司对韩彦彦等从宁夏到福建的务工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后,办理入职手续,进行岗前培训,正式安排工作。(记者 剡文鑫 实习生 杜银双 李霞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