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窝里煮面格外香”
编者按
如同和春天有个约定,每当这个时候,《法治日报》记者都要走进广大政法干警和法治工作者的工作生活,记录他们坚守岗位、服务群众、守护平安的难忘故事,展现他们忠诚担当、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家国情怀。
继连续多日刊发新春走基层报道后,今天本报再刊发一组报道,真实再现政法干警在万家灯火团圆时坚守岗位的故事,这些干警有的来自林海雪原、有的来自扶贫一线、有的来自基层社区……敬请关注。
□ 本报记者 刘中全
□ 本报通讯员 孙 罡 林俊辰 文/图
“出门是高山,四周无人烟,夏日虫蠓咬,冬天雪封山。”这是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长白镇当地一句顺口溜,也是610平方公里“无人区”的真实写照。
这个“无人区”,有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边境检查站民警在坚守。春节前夕,《法治日报》记者跟随白山边境管理支队民警前往长白镇边境检查站,走进他们的工作与生活。
从白山市出发,车辆沿着高速公路飞速行驶,不断穿越层峦叠嶂的群山和茂密的原始森林,历经近4个小时才到达长白县。
“先别着急,从县城到‘无人区’执勤点,我们还有40多公里的路呢。”同行的民警说。
因为雪大路滑,车辆又行驶近1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
在路旁,有一栋具有公安风格的蓝白二层建筑——公安边境检查站,周边全是森林树木,见不到人烟,略显孤单。
“我在这里工作11个年头了,最初这里特别艰苦,现在条件好多了。”唐任邦是第一批进驻“无人区”执勤点的民警。当年他来的时候,执勤点就是一个小平房,没水没电没信号,要烧柴取暖,七八个人挤在一个大炕上。
现在的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执勤休息的时候,唐任邦会打开手机,看看妻子和孩子的照片。
在这里,有20多位像唐任邦一样来自全国各地的民警,他们扎根边疆,守护边疆,建设边疆。
2月9日6时,天刚刚亮,茫茫的长白山林海雪原中出现了一队整齐的队伍,他们手握钢枪,身穿白色雪地伪装服开始在“无人区”巡逻。
“我们驾车巡逻与步行巡逻是结合的,就是防止有人从事非法活动,确保边境安全。”长白镇边境检查站副站长李鹏说,巡逻检查是每天工作惯例。
当日虽然是晴天,但“无人区”寒风依旧凛冽,风卷着雪吹在脸上犹如针扎一样刺痛,很快,民警的棉帽、棉鞋、裤腿上都裹满了厚厚的雪,脸颊、鼻子被寒风冻得通红。在齐腰深的雪地里,他们用身体蹚开一条条巡逻路,雪水渗透进衣服、鞋子里,从刚开始的冰冷刺骨到后来麻木。
“每次步行巡逻有七八公里路程,冬天比较难走,一圈下来要五六个小时,夏天相对好一些,两三个小时即可完成。”李鹏说,冬天巡逻时需要准备木柴和锅灶,因为午餐要在巡逻途中解决。
上午10时,边境的路被大雪覆盖,巡逻4个小时的民警们早已饥肠辘辘,他们清理出一个背风的“雪窝”,搭好灶台,将木柴点燃,将雪水融化,很快方便面的香味飘散开来。
“山里的雪很干净,也没有污染,雪窝里煮面‘格外香’。”李鹏和民警们笑着说。
午餐吃完,巡逻继续。
“大家仔细察看一下前面的脚印,注意不要破坏周边痕迹。”最前面的民警傅洪源指着一排动物留下的脚印说,其他民警顿时紧张起来,唐任邦走过去一看,原来是野猪留下的脚印。
“我们巡逻时,经常遇到熊、野猪等大型野兽的脚印,我们都会选择避开行走,以免与它们相遇发生危险。”李鹏说,常年来,大家总结出看脚印大小和深浅来辨别野生动物,慢慢学会了与大自然打交道,也为安全执勤奠定了基础。
12时20分,历经6个多小时的步行巡逻才算结束。民警们回到检查站时,棉衣棉鞋早已被汗水雪水浸透。
巡逻工作很苦,卡点防疫工作也不轻松。
2月9日23时,寒风呼啸,冰冷刺骨。
“您好,边境检查,请出示身份证件和行程码接受检查!”在检查站执勤点,民警吴禹龙向驾驶员敬礼例行检查,这也是长白镇边境检查站执勤民警每天要重复上百遍的话语。待车辆放行后,吴禹龙已是双脸冻得通红,不住地使劲抖动已经麻木的双脚。
长白镇边境检查站是进出长白县城的重要通道,这里毗邻高速路口和长白山机场,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防线。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他们24小时在岗,体温检测、疫情筛查、盘查登记、内部防控、边境管控……看似简单的流程,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天气里,也变得异常艰难,先后盘查登记过往车辆14万辆35万人次,牢牢守护进出长白山“东大门”的第一道疫情防线。
这群年轻的边境检查站民警满腔热血,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坚守的力量和无悔的青春。
记者手记
在茫茫的长白山林海,尽管条件艰苦,可这些移民管理警察依然全身心投入到执勤巡逻、治安防控、服务群众等工作中,至今保持了“无人区”零发案的记录。正是因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换来了祖国的安全与稳定,他们依旧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