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为我区捐赠丰田无障碍车 石嘴山市开展七大重点行动 为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 数聚宁夏 算领未来|华为数据中心能源助力宁夏中卫打造全球领先绿色算力集群竞争力 “贺兰山东麓”敲开“世界葡萄酒之都”的大门 【地评线】贺兰山网评:过于自信也会导致上当受骗 数聚宁夏 算领未来|第五届云天大会在中卫开幕 遇见中国之美·中卫66号公路 宁夏回族自治区通信管理局 宁夏回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清退宁夏属地僵尸类APP的通告 中宁一案例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男子轻信网贷被骗1万元 宁夏涉农企业享留抵退税扩围“红利” 36只“迷途羔羊”引来十余名“羊倌”争领 银川市总工会把劳模工匠请进校园激励青年学子 行业头部企业加速布局宁夏算力枢纽 宁夏乡村游订单同比增223% 【黄河安澜】秋意渐浓 黄河两岸景美如画 前8个月宁夏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0.5% 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 石嘴山市加速解决房屋产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 湖城之秋——打翻了的调色盘 中宁县检察院落实工作机制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 宁夏原创音乐剧 《花儿与号手》喜摘文华大奖 首届“西部数谷”算力产业大会主论坛举行 敢做“无人区”的探路者 宁夏中卫:电力护航云计算产业高质量发展 【地评线】贺兰山网评:算力产业驱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禁毒宣传进校园 提高学生辨别新型毒品能力 贺兰县:直播带货开启残疾人灵活就业新模式 借款人不还钱,担保人被司法拘留15日 宁夏隆德县完成首笔用水权质押贷款 宁夏明确2022年社保缴费基数 小说《微水浮尘》在京首发 同名广播剧上线 宁夏泾源 “电”亮山乡 好山水做出“富民”好文章 专家学者聚首 为创投行业把脉支招 吴忠利通区:石榴花开情更浓 西夏区铲除毒品原植物160余株 中宁县检察院为未成年儿童健康成长撑起“保护伞” 社交平台上的反诈联盟:被骗、救赎与博弈 乘势而上 随“算”而动 首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在上海开幕 宁夏线上直播带岗招聘活动帮助残疾人实现精准就业 2022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主体活动闭幕 变“带货”为“带岗”,银川这场招聘会为残疾人提供246个就业岗位! 首届中卫·房车文化节暨消费惠民活动启动 秋季跟风刷酸 小心焕肤不成反“烂脸” 不再“守着黄河缺水喝” 被基础设施网“包裹”的幸福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新赛道”寻求新动能 金凤区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一起涉养老诈骗案件 来吧,展示!首届“西部数谷”算力产业大会等你来 宁夏水投集团:三项制度激活企业原动力
你当前位置:首页 >民生关注 >

记者亲历通宵分拣快递包裹:谁都不容易,加油吧

2021-02-08 17:03:33来源:钱江晚报

有地方赚钱,就不苦 谁都不容易,加油吧

谁都不容易,加油吧

记者手记:用力活着,生活会给你更多的甜

本报记者 谢春晖 文/摄(文中人物均为化名,照片为非正常拍摄)

通宵班的夜宵

吃完饭赶紧歇一会儿

分拣流水线

干活喽,冲!

钱江晚报记者亲历了通宵分拣快递包裹,最难熬的时候,工友递过来的一根棒棒糖差点让我泪崩。

工友们用睡眠和汗水换取着一天220元的报酬,也维持着快递业低廉却高速的运转,以及他们心中那一份梦想。

“你这么年轻,下次别来干这种苦力了!”下班前,我与装卸大哥道别时,大哥叮嘱,无论如何都要好好学习,找份轻松的工作。

回程中,工友们依旧挤在那辆破全顺车上,只不过这时劲舞曲已不再响起,取而代之的是,阵阵鼾声。

也是在这里,钱报记者认识了张建、杨雄、莫大姐和魏珍们。

39岁的广西汉子:

回老家的前夜,来赚火车票钱

在劳务公司的店面房里,有一个堆满行李的小房间,房间里放满了行李箱、被褥。

老板说,这都是打临时工的人寄存着的。

有的人刚到这座城市还没找到落脚处,有的人则是即将离开这里,在离开前最后赚一笔。

39岁的广西汉子杨雄,是背着两个大包拖着被褥走进来的。

“老板,我的东西能寄存在你这里吗?明早下了班来取。”当天,他打工的建筑工地刚放假,他收拾好返乡的行李来打这个晚上的通宵工。

“我买了明天下午的火车票回老家,晚上工地宿舍不能住了。来打工不仅省了住宿钱,还能把回老家的车票钱赚点回来。”杨雄选了最苦的装车工作,他说,这跟他在工地里拉水泥比起来,不值一提。

原本今年杨雄是不打算回老家的。但老家的两个孩子打电话跟他说,这学期都拿了三好学生,唯一的愿望就是想见见爸爸。

一直觉得已经愧对了孩子的这位父亲,决定回去。“我得满足他们,一定得回一趟老家。”

钱报记者问他,通宵干活,第二天还要赶路,吃得消不?他摆摆手,笑着说:“不怕的。我买的是硬卧,等上了火车,就有得睡了。”

杨雄放下行李,从包里取出一个钱包,把里面的大额纸币和一张银行卡一张张叠好,塞进鞋底。“这点家当管牢就好,到家还要给孩子发红包的。”

28岁的新杭州人:

月入8000元,房贷要还6000元

28岁的张建是钱报记者在前往快递转运站的车上认识的。

这是一个打扮白净的帅小伙,塞着耳机蹲在班车的角落。张建老家江苏,当晚是他第三次来这个转运站打零工。

可能是年龄相仿,他很热心地带着毫无经验的我。“你待会儿跟着我就行,可以找个相对清闲点的活。”

当晚,钱报记者与他分在了同一组。当得知被安排到分拣车间扎袋时,他叹了口气,“今天不巧,扎袋还挺辛苦的,你有困难就叫我,我会想办法来帮你的。”

张建已经在杭州火车东站附近买了房。“我2015年大学一毕业就买了,首付是家里凑的,贷款我得自己还。”张建买的楼盘房价已经翻了一倍多,买房时还送了两个价值25万元的车位。

他说,这是他活了快30年做的最明智的选择。

明智选择给张建带来的房贷压力不小。张建在一家钢材公司当办公室文员,月工资8000多元,房贷要还6000元。所以,一遇上假期他就到劳务公司找临时工的活儿干。“哪个活挣钱多,我就干哪个。”。

春节期间,公司放假半个多月。张建不准备回家过年,留在杭州打临时工。“我算过了,我做一休一,半个月能赚2000元,再加上1000元的留杭红包,这一波不亏。”

靠着这几年一点一滴的努力,张建的房贷快还完了。

他说,临时工他会继续做下去,就当是兼职,他的下一个目标是买辆车。

分手的时候,张建拍了拍记者的肩膀说:加油!

46岁的东北大姐:

晚上打份零工,攒钱给儿子娶媳妇

莫大姐在分拣场里帮过头一回打工的我不少的忙。

凌晨,钱报记者分拣的时候出现了好几次差错,都是莫大姐及时发现,从传送带上拎回了快递袋。

46岁的莫大姐扎着马尾,染一头浅棕色头发。她个子不高,长相秀气,说起话来温温柔柔的,干活却麻利得很,在一群打工人中,有一种朴实的可靠感。

当钱报记者抱怨干活太累时,莫大姐就在一边开导,“年轻人,知道赚钱不容易了吧!”

莫大姐老家东北,有一个在北京读大学的儿子。儿子是莫大姐的骄傲。

为了多赚点钱,莫大姐跟着丈夫来杭州打工。白天她在一家东北菜馆的后厨帮忙,晚上有空闲出来打临工。大姐说,趁自己还做得动,要多给儿子攒点钱娶媳妇。

莫大姐并不觉得通宵分拣有多苦,她说真正苦的是没地方赚钱。“我们这代人没啥文化,只能靠力气赚点辛苦钱,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

大姐说,现在就盼着儿子快点大学毕业,成家立业,“然后就可以帮儿子带孙子,享福咯。”

本报记者 谢春晖 文/摄(文中人物均为化名,照片为非正常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