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23日电(黄钰涵)城市照明何时开启、关闭?路口过车数量是多少?垃圾分类如何进行?在北京市通州区,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城市管理指挥平台寻获答案。
融合信号、照明、环卫等60种数据,接入监控设备、系统信号机等物联设备,通过持续智慧化升级,通州区城市管理指挥平台正逐步向“城市大脑”发展。“瓣瓣同心•携手共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日前实地探访了该城市管理指挥分中心,深入了解平台建设情况。
北京市通州区城市管理指挥分中心。黄钰涵 摄智能交通解城市拥堵难题
交通拥堵一直是困扰城市的难题之一,为了让出行更加顺畅,通州区持续推进智能交通建设。
据通州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副主任郭安安介绍,目前,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内,信号灯全部达到智能化控制,实现了十余个主干道路段干线协调控制和199处路口信号配时自适应优化。
通过这些智能化措施,通州区道路交通变得更加畅通。“红绿灯的控制可以根据车流量的变化而实时变化,我们的交通配时是最优的”,郭安安说。据第三方专业机构测评报告显示,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内平均车速提高15.6%,城市主干道通行时间缩短32.5%。
此外,城市管理指挥平台可以通过视频流量采集,根据速度、占有率等路口交通信息的收集与测算,反映全区路口拥堵指数。
“今天交通状况挺好,可以看到车流量比较少”,郭安安看着大屏幕上的道路画面笑道,“这是通州区的一个特色”。
通州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副主任郭安安介绍城市管理指挥平台。黄钰涵 摄精细化管理助力城市垃圾分类
在通州区,垃圾分类也有“智慧”。据郭安安介绍,通过精细化管理,通州区可实现对各垃圾排放主体的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精投率的跟踪和分析,同时对收运车辆和处理设施进行在线督检,确保各类垃圾分类质量可认定,源头可追溯,清运及时有效。
此外,系统还能精准定位到每辆垃圾收运车,实时定位记录车辆运营轨迹、查看收运垃圾分类质量和重量等信息。“每一个司机,都可以成为垃圾分类的监督员”,郭安安说。
通州区城市管理指挥平台地下管线三维模型。黄钰涵 摄AR技术成为地下管线抢修“透视眼”
此外,通州区还注重开展三维地图服务系统的建设。通过三维升级,在街道井盖周边存在安全隐患,需要查询地下管线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扫描井盖周边的二维码确定权属并通知抢修,同时可通过手机使用AR增强现实技术,查看管线排布情况。
“通过这一应用,我们不用挖掘道路就可看到地下管线的排布”,郭安安介绍。据悉,该应用为北京市首创。
未来,待通州区政务网带宽升级后,三维地图服务系统将免费向该区各单位共享开放,而在三维平台上运行的数据将反哺给城市管理指挥平台,不断补足、不断丰富,为“数字孪生城市”提供坚实数据基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