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走进盐池县青山乡猫头梁村,只见近千亩果树在寒风中傲然挺立,在20栋大棚里,桃树、李树、葡萄长势喜人,绿意盎然。6年前,这是还是一片沙荒地,如今却变成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园。
“村上2000多亩荒地,过去大量都是沙土地和盐碱地。只有把这些土地的潜力挖掘出来,才能带动群众致富。”2014年,在外地搞运输、建筑多年的陈纪元回到猫头梁村,先后投资1100多万元搞生态农业。“到园区打工的当地农户最多时有80多人,每天工资120元,仅此一项劳务支出一年70多万元。”陈纪元介绍,当地农民在基地打工的同时,发展经果林种植近千亩。
在位于花马池镇沙边子村的4万亩生态保护区内,记者顺着坡往下看,生态植被依次排开,先是樟子松绿化带,再往里是云杉木混交带,再往下是沙柳、柠条、花棒等。20世纪60年代,盐池县绿色植被面积总共才几十万亩,进入90年代以来,每年递增七八万亩,近10年来,以年均数十万亩的速度递增。
盐池县生态曾因居民过度索取而急剧恶化,20世纪80年代,全县沙化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2.3%,75%的人口和耕地处在沙区。痛定思痛,盐池县多年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探索出了“草为主、灌为护、零星植乔木,封为主、造为辅、重点抓修复”的防沙治沙模式,干部一任接着一任干,群众一代带着一代植树种草,涌现出白春兰等一批民间治沙英雄。
“十三五”期间,盐池县依托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草原生态治理等国家重点项目,继续在“建、技、管、用”四个方面狠下功夫,持续加大防沙治沙、造林种草、封山育林、退化草原修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生态建设力度,着力构建了县域“一圈一带三区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全县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县财政每年拿出2000余万元用于牧草产业发展,每年种植以苏丹草为主的一年生优质牧草10万亩以上,建成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区10个,全县多年生优质牧草留床面积达79万亩,有效缓解滩羊养殖饲草与禁牧舍饲之间的矛盾。”盐池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李永亮介绍,该县先后研发出灌木平茬转饲利用、生物质燃料颗粒等系列产品,累计种植以柠条为主的灌木林265万亩,先后建成饲草配送中心7个,柠条饲草加工厂8个,辐射带动加工点200个,每年为畜牧业提供饲草40多万吨,滩羊存栏量每年稳定在300多万只。
按照生态林向经果林转变的思路,该县在南部黄土丘陵区的麻黄山乡,发展以曹杏和红梅杏为主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工程。截至目前,在麻黄山乡种植以曹杏、红梅杏为主的大接杏约1.2万亩,2020年为当地群众带来800万元的收益,实现了造林绿化和精准扶贫“双赢”的目标。
“十三五”期间,该县注重建管结合,破解生态奖补政策带动乏力的瓶颈,累计兑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5020.08万元,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0470.46万元,选聘生态护林员1180名,为护林员家庭年均增收1万元,形成“重生态、护好林、增收入”的全民生态保护氛围,实现了“一人护林、全家脱贫”的扶贫效果。
“十三五”期间,盐池县新增营造林面积51.5万亩,草原补播改良、退化草原生态修复27.5万亩,全县林木保存面积达325万亩,天然草原面积达830万亩,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预计从“十二五”末的22.9%、52.01%提高到“十三五”末的27.32%和58.2%。全县200多万亩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100亩以上的明沙丘基本消除,年扬沙天气由10年前的54次减少到现在10次左右,真正实现了“人进沙退”的历史性逆转。(宁夏日报记者 蒲利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