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筑牢致富根基
一张张幸福笑脸灿烂绽放
记者 李慧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培育产业是推动脱贫的根本出路。从大别山区到西南边陲,从武陵山区到秦岭深处,各地精准实施产业扶贫项目,一大批特色产业在贫困地区拔节成长。
编制一个好规划、选准一个好产业、打造一个好龙头、创新一个好机制……一套以产业扶贫为基础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等顶层设计基本形成。在产业带动下,一个个贫困家庭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贫困地区正阔步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
政策支持,产业扶贫结硕果
“今年油茶籽收入在3万元以上,在产业基地务工还有近万元收入。”谈及自家的10亩油茶树,江西省定南县历市镇赤水村贫困户钟爱华笑容满满。以前母亲瘫痪,生活拮据,油茶树长起来后,钟爱华家里渐渐地度过了困难期。
油茶是定南县扶贫产业的“龙头”之一,为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县里向3892户次贫困户发放产业扶贫补助1342万元。当地已发展油茶林11.16万亩,带动贫困户实现增收。
目前,全国油茶种植面积达6800万亩,油茶产业总产值达1160亿元。各地通过创新油茶产业经营模式,有效带动近200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2015年以来,全国共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00多万个,建设各类产业扶贫基地30多万个,每个贫困县都形成了特色鲜明、带贫面广的主导产业,构建了“县县有主导产业、村村有致富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产业扶贫格局。产业扶贫已经成为脱贫攻坚“五个一批”中覆盖面最广、带动人口最多、减贫效果最好、可持续性最强的扶贫举措。
目前,产业扶贫帮扶政策已覆盖98%以上的贫困户,以“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为主的带贫模式不断创新,通过订单生产、就地务工、股份合作等方式,72%的贫困户与带贫主体建立了利益联结关系,产业带贫增收效果十分显著。
科技支撑,产业帮扶助脱贫
位于河北省坝上地区的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曾是一个贫困村,2013年年底,全村贫困发生率为37.8%。近年来,德胜村将扶贫产业发展作为治本之策,形成了以马铃薯种薯育种和种植、光伏发电、民宿旅游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
马铃薯育种和种植带富了德胜村。村民徐海成激动地说:“从盲目干变成撸起袖子加油干,从粗放种植到科技种植,我也成了马铃薯‘土专家’,我家大棚从开始的15个发展到28个,种上了马铃薯微型薯和40亩商品薯,越干越有劲。我们家也从破土房里搬进小洋楼里,过上了‘楼上楼下、宽带电话’的新生活。”
产业扶贫过程也是农业科技帮扶的过程。数据显示,全国有4400多个农业科研教学单位、15000多名专家参与产业扶贫,贫困县组建了4100多个技术专家组、招募了4000多名特聘农技员、选聘了26万名产业发展指导员,实现了贫困县、贫困村农技服务全覆盖。通过技术培训和产业赋能,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贫困群众大都掌握了1~2项实用技术,培养产业发展带头人超过130万人。
在脱贫攻坚中,各地培育了一批联贫带贫的新型经营主体。据统计,贫困县累计培育引进各类企业6.76万家、发展农民合作社71.9万家、发展家庭农场超过15万家,主导产业基本都实现了龙头带动。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的猕猴桃、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坊城新村的小黄花、陕西省柞水县金米村的小木耳都已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这些产业发展壮大的背后,是各级党委政府的担当尽职,是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不懈奋斗,是社会帮扶力量的无私奉献。
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龙头企业引来了、农民合作社组建了、科技专家带着技术进来了、产品销路通畅了……一个个产业扶贫故事背后,一幕幕攻坚克难场景徐徐展现。一张张幸福笑脸灿烂绽放,汇聚成全社会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生动画卷。
长效机制,利益联结更稳固
看着一排排蘑菇长势良好,河北省平泉市碾子沟村村民徐海峰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徐海峰一家5口,父母多病,养家糊口仅仅依靠几亩薄田和日常打零工,生活过得很是艰难。全市零成本投入、零风险经营、零距离就业的‘三零模式’,彻底打消了徐海峰‘致富没门路、投入没本钱、经营怕风险’等顾虑,让他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碾子沟村书记迟树坤说。
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碾子沟村以食用菌产业为基础,通过“三零模式”实现了生产零成本、经营零风险、就业零距离,贫困户人均收入由2015年的3800元增长到2019年的8560元,实现了稳定脱贫。
目前,脱贫摘帽地区产业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扶贫产业发展总体上还处在起步期、成长期,整体水平还不高,产业链条短、加工跟不上,一些地方产销衔接还不够顺畅。
“目前,不少产业扶贫项目是直接支持贫困户发展种养项目,对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科技服务等产前基础性工作,以及产品加工、品牌打造、市场销售等产后链条延伸的支持不够,导致许多产业发展层次比较低。”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表示,今后,应在做好特色种养基础上,要注重打造长效机制,加大对特色产业产前、产后两端的投入力度,延伸产业链条,促进融合发展,拓展产业联农带贫增收空间,把就业机会更多留给农民,把产业增值更多留在当地。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产业经济室主任刘长全指出,贫困要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特色种养、特色加工和乡村旅游,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一片一特”,将扶贫产业培育成带动脱贫和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让更多的贫困群众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