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乌兰牧骑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红色文艺宣传队。”作为新一代乌兰牧骑队员,鄂伟亮对这支红色文艺轻骑兵有“新解”。
“服务指导演出、宣传演出、线上演出……让农牧民提升认识、增长知识是乌兰牧骑的新职能。”鄂伟亮如是诠释着。
8月的内蒙古草原到处是苍苍茫茫的绿色,乌兰牧骑队员们活跃在苍茫中的每个角落,悠扬的歌声、马头琴声飘向天际。
近日,第九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艺术节在广袤的内蒙古草原上如火如荼地举办,兴安盟乌兰牧骑业务团长鄂伟亮忙得不可开交。
而鄂伟亮享受于这种“天为幕布,地为舞台”“脚沾泥土”的高级感,相较于唱作人的身份,红色文艺轻骑兵是他心中的“光”。
乌兰牧骑,蒙语意为“红色的嫩芽”,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活跃于农村牧区间。1957年诞生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
内蒙古地域辽阔,人口分散,交通不便,在不少牧区走上百里路才能碰到一两个蒙古包。这支红色文化工作队短小精悍、一专多能,流动在草原深处,无论是定居点还是放牧点,只要有一个牧民,他们就演出。
1980年出生于乌兰浩特市的鄂伟亮从小对音乐有着别样的天赋,为他奠定了音乐道路上的基础。
“大学毕业后,我去北京组过乐队、写过歌,音乐给了我无穷的热情。”回忆起自己当年“玩音乐”稚嫩且青涩的模样,鄂伟亮仍觉得热爱是他的初心。
鄂伟亮希望把梦想当作事业来做。2008年,他从北京回到家乡,进入兴安盟民族歌舞团(现兴安盟乌兰牧骑)工作。
“入职一年后,我才懂,作为乌兰牧骑队员不应该仅仅是对音乐的热爱,更应有奉献精神。”鄂伟亮如是告诉记者。
“在田间地头、在离观众最近的地方演出,刚开始,我不太适应这样的演出方式。”鄂伟亮坦言,让他觉得这是一方充满高级感的舞台是因为一场“看不见”的演出。
“那年冬天,我们为阿尔山哨所站岗官兵演出,就站在他们背后完成一台小型文艺晚会。天气很冷,但我能感觉到这些特殊的观众流下了滚烫的泪水。”如今提起这一幕,鄂伟亮仍会泪目。
在火车上,在蒙古包前,在乡村大舞台上……乌兰牧骑的演员们换上演出服便是一场“快闪”演出。
在鄂伟亮看来,现在网络很发达,但只有走到农牧民身边,才能得到心与心的交换。
“当农牧民亲切地喊我们‘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玛奈呼和德(我们的孩子)’时,是乌兰牧骑队员最闪光的时刻。”鄂伟亮的自豪感溢于言表。
严寒酷暑、蚊虫叮咬、舟车劳顿……在农牧民的欢声笑语和如浪潮般的掌声中,这些难题都变得不再难。
兴安盟乌兰牧骑每年要有100多场演出,演出地点从不固定,大量的基层演出经历也让鄂伟亮逐渐从单一的表演者,转型成为创作者和制作者。
其创作和参与创作的作品《兴安,我的故乡》《相约阿尔山》《五月的曙光》《一生跟你走》先后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
鄂伟亮入选中宣部2019年文化名家暨国家“四个一批”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国家艺术基金音乐剧项目《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项目负责人、复排作曲;中国首部历史体验式纪录片《十三行》音乐制作人。
“每次提到乌兰牧骑,在我心中就会出现一面红色的旗帜。新一代的年轻乌兰牧骑队员也一定要以天为幕布,地为舞台,传承好这面旗帜。”鄂伟亮说,这是新时代青年的使命。
几十年来,乌兰牧骑由最初的每支10多人增至40余人,数十支队伍活跃在牧区和乡间,装备也有了很大改善。
这些年,鄂伟亮带着乌兰牧骑去过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泰国等国家和地区演出。
如今,新时代乌兰牧骑的足迹不仅遍布中国各地,且已经走向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赢得赞誉,成为草原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鄂伟亮告诉记者,随着时代进步,农牧民对文艺作品的要求也更高了。
“我们要把当地的传统艺术融入新作品中去,创作出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鄂伟亮热爱音乐的初心未曾改变,只是有一束更亮的光一直指引着他。(中新网记者 张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