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衡水7月10日电 (郝烨 崔志平 田雨婕)“裘皮在我的血液当中有深刻的烙印。”每每说起自己传承了半辈子的“皮活儿”,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营裘皮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艾兴一眼里总是矍铄有神。
今年64岁的艾兴一出生于河北省枣强县大营镇的“皮活儿世家”。他的家乡是裘皮产业发源地,有“天下裘都”之称。在大营,人人懂皮草,家家会制作,但“百年传承、十代制裘”,只有艾家。如今,这位“老皮匠”靠着一双巧手和一颗匠心,向当代人诉说着来自3000年前的“皮活儿故事”。
每每说起自己传承了半辈子的“皮活儿”,艾兴一眼里总是矍铄有神。 翟羽佳 摄“十八针”练就匠心匠艺
艾家是“皮活儿世家”,男丁女眷个顶个都是制裘好手。作为艾氏裘皮传统技艺的第九代传人,艾兴一祖上的“十八针”曾风靡制裘业。
所谓“十八针”,是指制裘时,手工缝针在一寸之间不超过18针,针脚均匀紧凑、松紧适度,缝制过程一气呵成,裘皮抻开平整流畅。艾兴一回忆说,家传“十八针”是不得不学,且要学好的独门技艺。为此,他的双手不知被扎伤多少次,屁股更不知挨了多少顿父亲的“缝衣尺”。
成长于“皮匠之家”的使命感,让艾兴一在十来岁时,便能粗略记下制裘技艺的50多道工序。经过几十年的磨练,艾兴一更是恢复了久已失传的多项技艺,并发扬光大了抽刀技法、波浪技法、泡沫裁制技法等30多项制裘传统技艺。
虽然“没想过一辈子做个手艺人”,但艾兴一总能将裘皮文化的发展史娓娓道来:“从‘比干制裘’的传说到今天,大营裘皮文化走过了3000年的历史。过去,制裘都是用土硝、黄米、皂角等,通过浸水、铲皮、软化、拍剪等步骤的堆砌,才为制衣的第一步打下基础。”
据介绍,传统的制裘技艺讲究手法、眼法、心法、刀法、针法,老手艺人只需将几张皮子一铺,眼一打,通过毛的长短、粗细、纹路,就能看出能否匹配。这些工序虽然简单,但“皮活儿”靠的是“眼看手摸”,没在这行当里干个几十年几乎做不来。在艾兴一看来,这也是大营裘皮传统制作技艺难以传承的原因之一。
据艾兴一回忆,20世纪90年代中期,制裘机械化的发展曾让他“危机感很大”。后来,随着市场化的冲击,传统技艺日渐式微。他坦言,传统技艺对工人素质要求极高,裘皮制作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不仅如此,随着一些老手艺人年事渐高并相继离世,大营裘皮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困难重重。“如何留住几千年积累总结出来的工艺技术?”成为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大营是裘皮产业发源地,有“天下裘都”之称,在大营人人懂皮草,家家会制作。 翟羽佳 摄“老皮匠”巧手传初心
据史料记载,中国传统的制裘技艺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末期便已形成。裘皮文化更是几乎涵盖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学、戏曲、民俗、军事、地理等多个领域,不仅是研究中国历史的“百科全书”,更是探求世界裘皮发展变迁的“标尺”。
作为全国闻名的“皮草之乡”,枣强县大营镇的制裘技艺历史悠久,包含着大营人的执着精神、审美情趣和美好向往。但随着铲皮机、缝皮机、刮毛机、鞣制机、订皮机和化工化学材料相继问世,以及受现代服饰和批量生产等因素的影响,传统手工工艺逐渐被现代机器所替代。
“当代人崇尚染色毛皮,这是一个误区。”艾兴一表示,任何染料都有副作用,天然、自然色会是以后的市场趋势,所以传统的鞣皮工艺一定还会复兴,手工制品的价值在以后必将会得到体现。
在艾兴一看来,要想传统的工艺不丢失,一定要有人来传承和学习。1984年,艾兴一回归故里,相继建立了货站、贸易公司;担心人才断代的他还创建了学校,培养下一代传承人,自1988年至今,他先后培养了几百名学生。
为传播裘皮发展史,艾兴一还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建立了“非遗”传习所,从工艺呈现再到成品展示,传习所通过多媒体、文物展示、图文展板、场景还原等方式,将3000年裘皮制作技艺的特有文化展开在众人眼前。
“我做这些谈不上高尚,只是想让现在的年轻人了解裘皮的发展历史。”谈到自己的初衷,艾兴一表示,无论裘皮怎么发展,始终离不开传统,坚持传统工艺是有意义的。
从学技艺到做实业,再从做实业到技艺传承,虽早已步入花甲之年,但艾兴一在信心中更多了几分期待:他计划将大营裘皮传统制作技艺申办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让更多坚守匠心的手艺人走出大营,走出枣强。
如今,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大营裘皮的发展正在走上坡路,属于这些老匠人的“皮活儿故事”还在书写。“用自己的坚持诠释大营人的工匠精神,也是我多年的心愿。”艾兴一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