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0% 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意味什么?
记者8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2021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40%,比2020年提高2.25个百分点,继续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那么,健康素养是什么?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40%意味着什么?“健康素养66条”具体内容有哪些?
什么是健康素养?
预测人群健康状况
健康素养是较强指标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作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健康素养是健康的重要决定因素,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健康素养与人群健康水平、预期寿命密切相关,是预测人群健康状况的较强指标;提高公众健康素养可有效减少健康不公平,显著降低社会成本;提高公众健康素养可显著改变慢性病患者健康结局。
25.40%意味着什么?
每100个15~69岁的人
25人具备基本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水平指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人在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2021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5.40%,意味着每100个15~69岁的人中,有25人具备了基本的健康素养,了解基本的健康知识和理念、掌握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和行为内容并具备基本的健康技能。
2021年健康素养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0.70%,农村居民为22.02%,较2020年分别增长2.62和2.00个百分点。东、中、西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30.40%、23.83%和19.42%,较2020年分别增长1.34、2.82和2.7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37.66%,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28.05%,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24.28%,较2020年分别提升0.51、1.61、1.16个百分点。
此外,本次监测结果还显示,全国居民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56.41%、科学健康观素养50.01%、健康信息素养35.93%、传染病防治素养27.60%、慢性病防治素养26.67%和基本医疗素养26.05%。
其中,基本医疗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和传染病防治素养均有提升,科学健康观素养、健康信息素养和慢性病防治素养与2020年基本持平。
据新华社、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