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5月26日电 题:柴达木盆地草原新牧民的“牛”日子
作者 谭丽 张丹丹 孙睿
皮肤黝黑,身体健壮,说起话来总是面带微笑。初见时,嘎穆利正在自家牛棚里忙着打扫棚圈、拉草喂牛。这个93年出生,在上海读了4年大学蒙古族小伙儿,从2015年回到地处柴达木盆地的家乡青海省格尔木乌图美仁创业养牛,通过几年的摸索创新,现在已成为乡上远近闻名的养牛专家,日子过得也“牛”了起来。
“上学时,乌图美仁乡牛羊价格是非常低,那时我就一心想着摆脱传统的养殖方式,降低养殖成本,把我们乡上农牧产业做起来。”嘎穆利回忆说。
近年来,随着格尔木市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牧区的发展十分迅速,创业机会也多了起来。外出就学的孩子不再迷恋大城市的繁华与热闹,毕业后选择返回家乡发展。
“大城市的生活虽然丰富多彩,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追求,我也非常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想做什么,心中也早有了奋斗目标,我要回来发展家乡。”说起当时的决定,嘎穆利记忆犹新。
图为嘎穆利养殖的牛群。 嘎穆利 供图嘎穆利虽然从小生长在牧区,但并没有掌握太多的养牛知识,对养殖技术也不了解。
“创业初期,我一边摸索牛的生活习性、生长特点,一边参加养殖培训、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几年下来,家里的牛从最初的100多头发展到现在的500多头。”嘎穆利说,为扩大养牛规模,2017年,他又建设了1700平方米的牛棚。
四年的大学经历,让嘎穆利具备了普通养殖户不具备的眼光和魄力。为解决饲草缺乏问题,他在乡上第一个引进了水培草,购买了搅拌机,实行科学饲养。全新的机械化养殖方式不仅节省了人力和时间,还加快了牛的育肥速度,提高了养殖效益。
牛场规模大了,对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解决牛注射疫苗的问题,嘎穆利又引进了成本比较低的注射栏。
“养牛最辛苦就是牛防疫工作,传统方式就是满院子追着跑,抓一个打一个,自从引进了成本比较低的注射栏之后,打疫苗的工作就方便多了,以前100多头牛打疫苗要两天时间,现在500多头牛只需要两个多小时。”嘎穆利的牛棚内干净整洁,几百头牛膘肥体壮。嘎穆利告诉记者,这些新技术的引进,不但节省了人工,降低了时间和成本,也提高了让牛肉的品质。
从量变到质变,变化的是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做事的方式方法。作为新一代的年轻牧民,嘎穆利紧跟社会发展节奏,改变传统养殖方式,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推动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品种持续优化,不再一味地追求数量上的增长,而是更加注重品质上的精益求精,实现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收入可持续增长。目前,噶穆利的养牛事业已步入正轨,年收入达到了100余万元。
“目前,我在周边的村做试点,跟村集体经济合作,全方位的带动大家的收入,下一步,我会结合国家乡村振兴的步调,带领更多的人共同富裕,扛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把这个共同富裕的担子扛在自己的肩上。”嘎穆利说。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像嘎穆利一样开始回到乡村,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用他们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希望、注入新的活力。
乌图美仁乡副书记松锦涛说,“人才振兴是咱们乡村振兴中一项重要环节,对于乡村而言,农牧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我们的能人、达人和土秀才。近年来,我们乡也积极培育本土优秀人才,鼓励外出的能人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同时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党组织的带头人,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作用,为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地实施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