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5月10日电 题:柴达木盆地“盐湖二代”:带着父亲的希望做得更好
作者 李隽 吴光亚
“百万吨项目2005年就已经试车成功,但问题存在十几年了。”“那么多人都知道,就他看到后改善了,才26岁,真是有心人。”
五一劳动节后,在中国“聚宝盆”柴达木盆地,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干部职工纷纷谈论着年轻的“盐湖二代”徐铭泽。
此前,公司表彰了2021年度各公司和基层的职工的60项职工“五小”创新优秀成果,徐铭泽团队研究创新的一生产线干燥转筒润滑油回收利用装置改造项目受到表彰。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地处青海省海西州察尔汗盐湖区,盐湖总面积5856平方公里,各类资源储量达600多亿吨。其中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锂、氯化钠的资源储量均居中国首位。多年来,该公司钾肥产量占到中国国内钾肥产量60%。
26岁的徐铭泽是干包车间运行工段的一名段长。2014年技校毕业就被父亲徐永成带到了盐湖,为了让儿子更多地了解盐湖,父亲还带他到自己工作的干包车间。
图为徐铭泽和工友交流研究。 盐湖集团供图“车间人多事杂,我爸根本就顾不上我,我一会儿跟着李师傅,一会儿又跟着王阿姨,但就在那时候,我认识到盐湖职工真的不容易。”当年8月徐铭泽正式入职盐湖钾肥分公司,在父亲车间当了一名钳工。
“那时候我爸就是把我抓在眼皮底下学技术的。”父亲给儿子推荐了车间最严厉的师傅李国德,哪有脏活累活,想都不用想,徐铭泽就要跟着去。
短短的半年下来,钳工、电工、设备维修维护、巡检……哪个工序徐铭泽都摸了个门清,一般的小问题都能轻松搞定。
2019年,父亲徐永成在车间工作期间突发脑溢血被送进医院急救。
“但他还是惦记着那个老皮带换了没有,润滑油废物利用有没有效果,李师傅要退休了,得有新人接好班等等。”徐铭泽说,他知道父亲心里惦记着盐湖,惦记着车间里的一切。
“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能做的还有很多,我可以带着父亲的希望做得更好!”他说。
图为徐铭泽查看生产设备。 盐湖集团供图在近8年工作时间里,徐铭泽深知自己知识储备量不足。在技改的时候,在工作出现纰漏的时候,他都为自己上学的时候没有更努力而懊悔。
于是他在工作的同时努力学习,考取了钳工高级证,拿到了焊工的特殊工种证,还在青海大学成人自学中学习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并取得大专学历。
“获奖的这个项目我其实想了很久,之前我们每个班分4次,每次5升给干燥转筒的大滚圈加润滑油,一天下来要加够20升。那时润滑油总是沥在地面上,影响车间环境还很浪费,每次看着都有点心疼。”徐铭泽说,于是他就跟一个班的钳工文强、吕有勋和殷生玉说了自己的想法,大家都觉得可以试试。
几个人有了初步计划,徐铭泽就开始找资料,画图,请教车间的老师傅。“也被人质疑、嘲笑过,觉得我们不自量力。”
但他们没有退缩,一遍遍修改方案,当方案初具雏形,徐铭泽去和主任沟通,主任也支持他们。
经过几个月反复的摸索、实验、改造、加滤网……通过技改他们把减速机更换下来的废油进行二次利用,只此一项改造就为公司每年节约了9.2万元的成本。
“废油同样起到了润滑作用,而且改造后几个月都不用加一次,也给我们减轻了工作量。”徐铭泽有点小得意。
“今年我想进修个本科,通过深入学习,将专业与工作相结合,让自己有更多提升的空间。去年技改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潜力,我们几个想着联手再尝试下别的技改,看能不能解决吨包装车链排防撞的问题。”徐铭泽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