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陕西柞水金米村:小小木耳铺就致富路
中新网西安5月2日电 (记者 党田野)“过去我家种木耳少,没啥收入,全家都住着土房。这些年,我们家承包了两个大棚种植木耳,一年能多赚几万元,生活越来越有盼头。”谈及小小木耳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金米村村民陈多秀不禁感慨道。
巍巍秦岭,蕴藏无限生机。在其南麓腹地,一个小村庄因木耳逐渐兴旺。位于陕西省柞水县小岭镇东北部的金米村气候温和、冬暖夏凉,一直是木耳最佳适生区,种植木耳已有上千年历史。近年来,随着当地大力推动木耳产业发展,木耳种植规模逐渐扩大,为带动当地民众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老一辈的金米村村民印象中,曾经的生活忙碌却困窘,无论是地里劳作还是外出打工,往往“一年到头挣不下几个钱”。“天晴一身灰,下雨两脚泥”更是大家的共同记忆。而如今,步入村庄,能看到平坦整洁的道路,整齐排列的木耳大棚,古朴的老宅和新修的“洋楼”交相辉映,各种品牌的汽车也逐渐成为不少村民家里的“标配”。
航拍陕西省柞水县金米村。 党田野 摄柞水县小岭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金米村共发展春季木耳400万袋,秋季计划发展木耳300万袋,比2020年扩增了400万袋,产值增加了近1200万元,全年预计人均增收能达到7000余元,相比2020年可提高2000元以上。木耳大棚由89个增加到170个,同时探索实施“竹林+木耳”“果林+木耳”的林下经济和塔栽木耳庭院经济,民众致富道路越来越宽。
早在几年前,金米村村民肖青松便尝到了木耳产业带来的“甜头”。作为较早参与木耳种植的农户,肖青松的日子一年比一年“红火”。“自从种上了木耳,我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这些年给家里修了楼房,买了汽车,手里有了点闲钱后,我在村里投资了一个农家乐,生意也不错。”肖青松称,木耳产业改善了村里的硬件设施,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也逐渐吸引不少外地人前来旅游,小小山村变得愈加热闹。
据了解,运用网络技术,金米村建成设施控制智能化、生产过程可视化、技术服务网络化、产品追溯全程化的木耳大棚智能控制中心,对木耳大棚进行全程智能化管控,节省土地和人力资源。通过一部手机,农户可随时通过高清监控查看大棚里木耳生长情况,了解温度、湿度等关键信息。
为了让贫困群众积极参与脱贫产业发展,通过劳作增收致富,金米村推行“借袋还耳”“借棚还耳”的模式,村集体经济负责建设产业基地,将木耳大棚或地栽木耳借给贫困户管理,农户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借还协议,由合作社免费向贫困户提供木耳菌包并进行技术指导,贫困户自己打孔、挂袋、采耳、晾晒、交耳,最后由合作社统一收购。
“过去想靠种木耳赚钱,不光要盼着雨水足,更要自己找销路,不然根本卖不上价。如今只管种,村里统一收购,咱心里有底。”年过七旬的木耳种植户胡明志称,靠着好政策,自己家仅凭木耳种植,一年就有三四万元收入,告别了“靠天吃饭”的老日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