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成都4月29日电 (记者 何浠)“过去,发洪水的时候,为了观测到完整的水位过程,我们都是靠人工听声、频繁观察来实现水位过程观测的完整性。现在,我们的职工坐在办公室电脑前或打开手机,就可以把相关数据采集回来。”近日,四川省阿坝水文中心主任杨小波面对记者如是说道。
5月,四川将正式进入汛期,四川省水文中心在临近汛期组织开展“迎汛备战·四川水文在行动”媒体集中采访活动,提前走访多个水文站进行探访,了解各站都开展了哪些汛前准备工作。
杨小波所在的姜射坝水文站是岷江干流的控制站,也是水利部确定的国家重要水文站,其水文测报数据对于流域内洪水预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杨小波表示,当汛情来临前他们就将用现代水文数据监测系统对江河的水质、流速、流量、含沙量、降雨量等实时数据通过GPRS和北斗卫星通信通道上传至在线水情信息服务平台,为防汛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阿坝水文中心工作人员操作水文监测系统测流。 何浠 摄杨小波与其团队也现场展示了铅鱼的监测情况。据悉,铅鱼测流是比较传统的水文数据收集方式。记者现场看到,从放铅鱼到最终测量实时水量、流量、水环境等情况,整个过程不到十分钟。“我们的流量数据快速形成后就会同步上传到‘四川省阿坝州水情信息服务平台’,方便各级水文部门查看调阅数据。”杨小波告诉记者,如果水流太急或者水面有大量漂浮物的时候,铅鱼很容易被湍急的水流冲走或损毁,这个时候铅鱼就不适宜下水。而那时候就可以采用雷达波测流仪。
在乐山夹江水文站记者看到了雷达波测流仪,四川省乐山水文中心主任杨俊指着缆索上的一辆白色“小车”介绍,“雷达波测流仪就是通过雷达波反射等原理来对水面流速进行监测,再结合断面数据,最终测算出水的流量,效率和安全性更高。”
据杨俊介绍,为进一步提升水文自动化监测水平,乐山水文中心先后建成12套在线雷达波测流系统,5套全自动缆道远程控制测流系统、1套全自动雨量蒸发遥测系统、1套自动测沙系统和1套测扫雷达测试系统。
夹江水文中心工作人员使用遥控船搭载ADCP测流。 何浠 摄2020年“8.18”青衣江水位414.71米。洪峰流量达到1.81万立方米每秒,为夹江有史以来监测记录以来最大流量。“当时,在底水偏高的情况下,乐山及上游发生强降雨,加之夹江水文站突发停电状况,我们的职工们凭借丰富的测验经验结合电波流速仪准确及时的监测预报,成功应对了当时超历史洪水的挑战。”杨俊表示,夹江水文站近年来建成的各项系统,为打造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现代化样板水文站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做法。
对大江大河干流,四川省遂宁水文中心延长预见期,采用“智慧水利”系统将发布模式提前。四川省遂宁水文中心主任唐训海介绍,“目前,遂宁境内的涪江干流及部分支流,基本已实现智能监控覆盖,可以完成对水位、流量、降水、蒸发量、水质等关键水文信息要素的自动收集。同时,我们在全省率先绘制洪水淹没图,理清防汛重点,突出防汛重心,将预见期延长10至20个小时。”
据悉,四川省遂宁水文中心在2019年建立了遂宁市智慧水文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基础数据的整合、分析、共享,可快速精准完成水文监测和水文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汇总工作;参与当地水旱灾害防御,为政府防汛抗旱提供水情、雨情、预测和技术服务等。
遂宁水文中心展示“智慧水利”系统。 何浠 摄“平台目前已实现了对水库、渠道、河流、采砂区、砂石厂、水资源、供水工程、泵房、城市低洼区、山洪灾害点、内涝点等的实时监测。”唐训海说,“我们将继续完善该平台,通过搭建天空地一体化数字映射网、孪生数字底板、基本建成遂宁水利智能支撑平台、提升核心业务智能应用水平,全面提升精细化监管和治理水平,为防汛平安和水资源统一调度守好底线。”
记者从四川省水文中心获悉,预计2022年汛期,四川盆地东北部和川西高原、攀西地区洪涝偏重,四川盆地中部和西部、西南部有区域性暴雨洪水过程。应警惕防范青衣江下游、涪江中下游、渠江可能发生超过警戒水位的洪水,安宁河、岷江下游、沱江上游、涪江上游可能发生接近警戒水位的洪水。
四川省水文中心结合今年防汛形势,对全省水文测报汛前准备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各地区水文中心积极落实水文防汛责任。截至目前,全省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总体到报率达97%,水文测验缆道等重要测验设施设备已完成养护,2021年水毁设施恢复项目已完成,应急测报设备、物资已配置到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