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安3月2日电 (阿琳娜 段英)记者2日从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一年一度的朱鹮繁殖季“悄然来临”,绝大多数朱鹮会从游荡区返回繁殖地,为新一年繁育做好准备。令人稀奇的朱鹮“流浪记”也再次上演,环志标识编号64 L的朱鹮近日结束长达半年的游荡生活,再次回到西乡县繁殖地,并已经开始筑巢。
2020年5月29日,一只朱鹮因伤在陕西西乡县子午镇民新村被发现,经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抢救治愈后,于当年6月7日在洋县华阳镇成功放归自然。
2020年6月—2022年2月朱鹮64L放飞后卫星轨迹图。 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放飞前,为方便开展科学研究,给朱鹮佩戴了GPS卫星定位装置,环志标识编号64 L。卫星图显示,该朱鹮在放飞后辗转到汉台、城固县等地活动半年有余,又于2021年2月7日神奇返回西乡县子午镇繁殖地参与繁殖,上演出令人稀奇的朱鹮“流浪记”。
今年,这只朱鹮又重复了这一故事。根据朱鹮64L佩带的卫星定位设备发出的活动轨迹,它结束了长达半年的游荡生活,已于2月12日跨越城固、洋县两县,飞行60余公里,再次回到西乡县繁殖地。2月24日,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科工作人员前往该地观察,发现其已经开始筑巢。
经该GPS卫星图分析,早在2021年繁殖期(2—6月)结束后,64L从西乡繁殖地就飞到城固县翟家寺一带活动,半年后(12月1日)首次返回西乡县子午镇。之后一月内两度迁移至城固,往返于城固与西乡之间,最终在2月12日又一次回到西乡县,至今一直在子午镇民新村繁殖地周边活动。
朱鹮64L筑巢林木。 庆保平 摄据介绍,朱鹮习性中年周活动呈现一定的迁移规律性,即冬春节返回位于较高海拔的(目前低山、丘陵区较为集中)繁殖地选择巢域繁衍后代,夏秋季节离开繁殖地进入较低海拔的平川丘陵地带进行游荡集群活动。
朱鹮保护区高级工程师庆保平介绍,64L近两年的活动轨迹完全符合朱鹮的年周活动规律。但经过对该鸟两年来的活动轨迹研究,有两个值得深思的行为是首次发现:一是64L在被救助放归洋县华阳后是如何找回西乡繁殖地的?二是其短时间内多次在相距甚远(直线距离60公里)的繁殖地和游荡地间来回穿梭,却较为罕见。
庆保平说,下一步将结合其它鸟类研究原理、结果,分析朱鹮自身地理定位方法,并从两地的栖息环境、食物种类及其丰度、人为干扰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尝试破解上述谜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