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看“浙江海运第一村”潮起潮落 探共同富裕秘籍
中新网宁波2月4日电(记者 林波)浙江省第一家村级海运企业、第一家村级油轮公司、第一家村级投入营运的集装箱船舶公司……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定塘镇宁波站村拥有诸多“第一”,而这些第一也坐实了其“浙江海运第一村”“华东航运大村”的名头。
2021年,宁波站村海运总收入15.5亿元。这一组数据展现了其在共同富裕发展路上的“硬核实力”。
宁波站村一景。 林波 摄小村庄,也有大能量,在共富的道路上,通过资源整合和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链被拉长,特色经济被激活,不断探路共同富裕新方向。
2月4日,春节期间,记者走进宁波站村,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村口“浙江海运第一村”的气派村标,三层别墅沿着马路而建,家家户户在大门口挂上了火红的灯笼。而在一旁的农民会所中,村民们在健身房、图书馆等区域各自悠哉享受闲暇时光。
很难想象眼前精致的村庄曾是一个经济薄弱的小渔村。
“我们曾经是一个小渔村。”1946年出生的王恒良连续24年担任了该村党支部书记,他告诉记者,彼时,作为经济薄弱村,宁波站村村集体经济收入没有一分钱。
如何将这样一个经济薄弱村发展起来,让小村庄走向富裕之路?
“依山靠山,依海靠海。”王恒良解释说,象山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自古以大海为生,“在多部门的支持下,我们确定了以发展海洋运输业为主的乡村振兴发展方向。”
年轻时的王恒良。 林波 摄1992年,宁波站村办起了当时中国惟一一家村级海运服务站——象山大塘运输服务站。到了1994年,在港航部门支持下,经批准,宁波站村成立了该县首家村级民办船运公司——象山荣宁船务公司。当年,宁波站村运输船吨位迅速攀升至4500吨。
此后的时间里,从滩涂到粮仓、从赶海到航海、从落后到富裕,宁波站村借助改革东风,把握发展契机,将共同富裕的海运梦照进了现实。
虽是滨海小村,但从该村走出了多家“先富起来”的海运业龙头企业。
象山兴宁航运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余富就是其中“先富”起来的一批人。
胡余富直言,借助该村抱团发展的理念,从“拼船”起家的他如今已拥有14艘船,“其中1艘为集装箱船,其余均为散货船,现在专注做散货船业务。”
诚然,在摆脱经济薄弱村标签后,如何真正实现从“各自富裕”向“共同富裕”这一更高形态发展的转变?发挥致富带头人的作用不可或缺。
“现在有300多位员工,村里人占了很大一部分,有一些是普通船员,也有一些是高级船员。”在实现“富裕”目标后,胡余富为村里人提供了学习平台和就业岗位,“希望村里的发展可以越来越好。”
王恒良和他的荣誉证书。 林波 摄而在这个春节,散落在各地的宁波站村海运人如同候鸟归巢,纷纷回到了宁波站村。
“趁着春节大家都在,我们开个茶话会,建言献策,一起推动行业发展。”同为深耕海运业的宁波站村人,鲍先明坦言,如今的运输业发展很快,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更好融入时代发展。
而王恒良的家则成为他们最爱聚的地方。
农村建设优秀干部、象山县第二批农村惠民好书记……在王恒良的家中,记者看到了一柜子的荣誉证书,这些证书也记录了宁波站村的蝶变。
“我们的海运业务也走向了多样化,开辟了国际、国内、台湾直航等航线,村集体经济收入超百万元,全村80%的家庭在投资海运中受益。”王恒良表示,随着海运业的发展,村里建起了设备先进的村级养老院、2000平方米的公园等硬件设施,并提供多样化的服务,“让每个人共享发展机遇。”
如今,对宁波站村的海运企业而言,在沉浮之间,攻守之际,依靠传统运输模式已经悄然过去,他们开始自觉学习运输业务、安全生产等知识,不断融入时代发展,加码科技力量,以精益求精的海运人精神,续写着“小村庄大能量”的发展传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