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父母和我“逆向团聚”
在以年轻人为主导的空间里,父母与子女如何自处与相处?无论是“异乡到故乡”,还是父母“逆向团聚”,当空间发生转移,两种不同的生活节奏和人际相处模式也随即碰撞。
——————————
下班推开出租屋房门的一瞬间,26岁的“沪漂”女孩陈依被久违的“妈妈牌”饭菜香气惊喜到了。
陈依上周末刚和爸妈视频“诉苦”,今年又要在除夕坚守岗位,谁知三天后妈妈便“突击”来到上海,还带来了自己最爱的自制香肠。
春节意味着团聚,返乡过年也成为在外工作的年轻人“每年必办清单”。但由于“春运”车票向来紧张,加之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故土成为回不去的远方。而春节串门走亲戚的潜在社交困扰,也成为年轻人回家的绊脚石。于是,一种新的重逢形式兴起: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父母去往子女所在的城市探望孩子,相互支撑,“逆向团聚”。
“逆向团聚”意味着什么?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教师陈武指出,除了父母与年轻人之间的情感陪伴,它更意味着父母对传统理念的转变与超越。那么,离开熟悉故土的父母和子女如何相处?以爱之名的“逆向团聚”,又能真正给父母和年轻人带来什么?
父母用爱陪伴年轻人,开始“异乡生活大作战”
今年和爸妈一起在北京过年,是黄闵闵本没有预料到的。她在2021年迅速结婚,又在年底怀孕,人生进度条如同按下加速键。
黄闵闵爸妈特意从家乡来到北京,在同一小区租了套两居室照顾她。来北京不到一个月,他们已经把周围的菜市场超市摸得非常清楚,哪家的鱼最新鲜,哪家的水果甜,说起来头头是道。由于丈夫是东北人,黄闵闵的爸爸开始学起了东北菜;丈夫忙碌时,爸妈就陪黄闵闵去产检。
“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黄闵闵感慨:“有了爸妈的帮助,生活上轻松很多。平时中午吃他们做的饭菜,能够保障孕期的营养;情感上也会更贴近,每天都见面,生活小事能随时分享。”
“早上出门前,看见妈妈穿了粉色的羽绒服,说:‘妈妈你穿这件衣服好少女。’小姑娘嘴可真甜。”在家庭群里看到妈妈发的“亲子日常小片段”,就职于国企的85后女生张庭惊讶地发现,这件事自己都没放在心上,老人却记了下来。
2022年元旦,由于太久没见到女儿一家,张庭的妈妈从家乡县城来到成都,小住两个月,顺便照顾放寒假的外孙女。平时张庭夫妇生活节奏平稳,能兼顾好工作与带娃,本不需要老人特意来照顾孩子。但妈妈的到来让张庭觉得,父母给大城市年轻人的帮助,可以超越生活中柴米油盐等物质层面需求,带来更多精神增量。
“双职工家庭可以把生活保障做得很好,但小孩的成长不能仅仅关注衣食住行。”张庭发现,妈妈会记录孩子成长的过程细节,“她的到来帮助我们拓展了生活乐趣,是锦上添花”。
张庭还发现,妈妈有很多年轻人不具备的发光“技能点”,比如园艺。“她养了很多花,家里如同小花园一样,她自己也做得很开心。”妈妈还善于拓展邻里社交圈,“老一辈人更明白如何和街坊沟通,虽然我很外向,但和邻居关系不太熟,毕竟当代年轻人都习惯‘原子化社交’。但是我妈就会帮我和邻居唠嗑,搞好关系,她觉得未来她回老家了,遇到点什么事还能有邻居帮我。”
以团聚之名,帮助家人接受新事物
在医院病房里独自给手术后的妈妈陪床三天后,90后女孩李畅觉得自己一夜之间长大了。
李畅的妈妈身体不太好,但她对于疾病总习惯拖着。李畅便和妈妈说:“今年春节我回不了家,你们不如早点来上海看我吧。”在李畅的撒娇攻势下,妈妈答应来到上海陪她过年,治疗也变得顺理成章。
在李畅看来,“逆向团聚”实际上是个巧妙的借口。到达之后,李畅立即找朋友,完成医院挂号、预约专家手术等流程,“当她被我哄骗到魔都,只能乖乖就范。”
“我妈一直是很依赖我爸的小女人形象,每年春节就像一幅刻在木板上的画像,永远在操办整个大家庭团圆饭。”这一次,妈妈独自来上海,李畅觉得那块固定的木板破碎了,“那幅画是可以由妈妈重新画的”。
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周晓虹曾提出“文化反哺”概念。他指出,在急速的文化变迁时代,亲子两代的适应能力不同,对新事物的理解和吸收快慢不同。面临新处境时,父辈不再是绝对权威,而年轻人的吸收与创新能力,让父辈有意无意间受到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向后辈学习,接受新的事物。
随着年轻人在大城市站稳脚跟,他们逐渐发现,在老家大家的生活观念与方式是有局限的,比如健康观念薄弱,有病不会及时治;比如习惯过度节俭,不能及时满足家里每个人生活品质的需要。当他们在大城市受到新生活方式影响时,会自然而然地想把这些新理念或技术手段注入原生家庭。
“以‘逆向团聚’的形式给家人传递新观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角色的交换。”陈武认为,随着年轻人的成长与成熟,子女逐渐变为“照顾者”的角色,一如当年的父母。“直接说服父母接受,可能效果不好,以团圆的方式引导父母去体验新事物,可以打破固有思维模式,帮助他们‘再一次年轻’。”
李畅说,这次“逆向团聚”,给春节赋予了不同的定义,也比简单回家吃个饭走亲戚更有意义。“我们以爱和团聚为名义,用新方式帮助家人接受新理念。”
离开故土的团聚,父母与年轻人如何自处与相处?
相较于返乡过年,“逆向团聚”是一场远离父母熟悉环境的新尝试。它在满足亲人之间情感连接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在以年轻人为主导的空间里,父母与子女如何自处与相处?
90后女孩刘莹从事文娱行业,每日早出晚归。爸妈从江苏来到北京已经一周了,并将陪刘莹度过春节。
爸妈的到来让刘莹特别开心,家人终于不再是手里那块薄薄的屏幕,而是可以拥抱触碰的实体。但随着相处时间变长,过去回老家时会出现的问题,以另一种形式呈现出来。
刚到第一天,妈妈就一边埋怨刘莹不爱打扫卫生,一边拿起工具开始做全屋大保洁,连刘莹劝说她先休息两天再做都不肯。第二天上班时,刘莹便发现自己常穿的衣服找不到了,仔细一问才知道是妈妈整理时收了起来,但收在哪里妈妈一时也记不起来,赶着上班的刘莹只好随意抓了一件匆匆出门。
下班回家,发现牙刷被集中放置,旁边还有一把脏刷子。一时间刘莹有些生气,妈妈也不开心:我为你整理乱糟糟的家,你还不领情?
心理学家Yuko曾提出Family Jetlag(家庭时差综合征)的概念,描述人们在假期与家人团聚时,会出现“倒时差”一般无法适应的情况。无论是“异乡到故乡”,还是父母“逆向团聚”,当空间发生转移,两种不同的生活节奏和人际相处模式也随即碰撞。“尽管你与亲人分开时已经有了全新的生活,但他们还是会用旧方式对待你——这不是你父母的特殊情况,而是人们都会习惯用熟悉的模式对待对方。头两天你们还因为能够控制自己,把最好的一面给对方,几天之后就会无法对抗习惯,故态萌发。”
“冲突是必然的。”陈武指出,年轻人要做好心理准备,尝试提前沟通,告知自己的生活节奏,比如在父母来之前通个电话:“爸妈,我们平时也习惯睡个懒觉。”避免把冲突的解决变成情绪的发泄,尽可能以不激烈的方式向父母诚恳、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父母也应认识到,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学会了解而非指导他们的生活,同时尊重个人习惯,真正感受孩子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感受身边的氛围和人,更新既有认知。
当父母和子女阔别已久,他们会更希望参与到子女的生活中去,也想熟悉孩子所处的空间。但长期没有见面,子女生活空间的陌生感会让他们不习惯,忍不住改变很多格局。陈武认为,父母“逆向团聚”时,所承受的难度和压力更大,也会面临陌生环境带来的“排斥感”。“无论哪一方奔赴,迎接的那个人应该作好准备。子女可以做一些贴心安排,比如提前问问他们需要什么,准备好房间,都会让父母更安心。”
刘莹也意识到,父母来到自己所在的城市生活,不习惯和无聊也在时刻困扰着他们,只不过被对自己的爱掩盖。于是,刘莹教妈妈学会用投影仪看自己想看的影视剧,周末尽可能带爸妈去京郊散心,“他们最需要的就是陪伴,当他们被我安排,反而会很安心”。
其实,无论是帮助年轻人在异乡生活得更好,还是“以爱之名”让父母接受新的观念和认知,“逆向团聚”的缘起就是父母与子女最朴素的情感满足。和父母的感情连接是一场“双向奔赴”,团聚本不分“正向”或“逆向”,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家。
余冰玥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