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节将至,眼下陕西、河南、天津等省份正遭遇新冠本土疫情,其中天津、安阳两市更是发现了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播链。面对当前的疫情防控局势,多地时隔一年再度发出“就地过年”的倡议。
回顾去年,疫情背景下的“就地过年”首次进入公众视野。为留人就地过年,不少地方拿出“真金白银”,或是直接奖励外来务工人员,或是鼓励当地企业引导员工留在当地,并予以补贴,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如今,各地又将拿出哪些留人就地过年的“大礼包”呢?
其中,浙江宁波,安徽合肥、芜湖等地宣布了直接向外来务工人员发放“现金红包”的举措,部分地方还同时为留下外地员工的企业带来“福利组合拳”。
早在2021年12月14日晚,宁波市政府办公厅就已出台《关于支持企业留工优工促生产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及部门通过稳定生产、留工稳岗、暖心行动、加强服务等系列政策“组合拳”,鼓励和支持企业春节期间留工优工促生产。
其中,宁波市对2022年1月26日至2月10日期间在宁波市规上工业企业、限上服务业企业(不含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重大项目施工企业一线生产岗位工作,且2021年12月在甬缴纳社会保险的非宁波市户籍员工给予专项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天100元,每人最高不超过500元。
2022年1月8日,合肥市发布《2022年春节期间稳岗留工专项行动计划》,宣布将开展“留肥红包”派送行动和开展“共享用工”余缺调剂行动。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一条,莫过于1000元的“留肥红包”。
其中,合肥市向2022年1月26日至2022年2月9日期间留肥,在合肥市重点用工企业、重大建设项目企业、规上工业企业和规上服务业企业工作,且在肥缴纳社会保险的非安徽省户籍员工发放“留肥红包”,发放标准为每人1000元。
2022年1月10日,芜湖市发布《芜湖市“百分之一工作法”2022年春节期间稳生产稳就业专项行动措施》,将开展“政策大礼包”发放行动,倡导和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在芜过春节、重大项目过年不停工,提供免费城市交通保障服务等。
其中,芜湖市对全部“一套表”单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非芜湖市户籍留芜过春节的员工,按照200元/人的标准给予过节补贴,每户企业补贴最高不超过20万元。
针对企业,合肥市鼓励企业开展共享用工余缺调剂,积极引导外地员工留肥,并为留肥外地员工提供合适工作岗位,鼓励自身缺乏工作岗位的企业通过“共享用工”模式,积极主动联系其他有岗位余缺的企业,进行员工输送。对春节期间开展共享用工7天及以上的输送企业,按每人700元标准,给予输送企业一次性补助,单个企业补助上限为40万元。
而在浙江金华等地,则选择了为留在当地过年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消费券。
2022年1月7日,金华新闻客户端发布消息称,为统筹疫情防控工作,鼓励非浙江籍在金就业人员留金过春节,金华市制定出台《金华市区留金人员暖心促消费方案》,拟在春节期间开展留金人员暖心消费活动,为其发放消费券。
此次消费券发放对象为在金华市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就业,并在金华市区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缴费的非浙江户籍人员,不含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实际控制企业(包括政府性质建设主体)员工,发放对象约10万人。根据方案,每人将发放16张50元面额共计800元电子消费券。
此外,杭州市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于2021年12月31日研究制定了《杭州市关于春节外省务工人员留杭补助实施方案》。该方案提出,对春节期间(2022年1月31日至2月6日)留杭的非浙江户籍务工人员,按每人600元标准,发放两种电子消费券:一种是每人发放总额为500元抵扣券,每满50元抵25元,允许叠加使用;另一种是按人均100元标准设置现金券,以抢红包形式发放,可直接抵用并允许叠加使用。
发放对象要求在杭缴纳社保(以2021年12月31日数据为准。包括税务登记注册在杭的企业,市场监管登记注册在杭的个体工商户,发证机关为市级或区、县【市】级政府管理部门的社会组织员工),且不含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实际控制企业(包括政府性质建设主体)员工。目前,该方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截至2022年1月11日。
对于倡议“就地过年”,人民日报评论部官方微博2022年1月11日点评称,群众响应号召就地过年,各地也应积极采取举措,从衣食住行到休闲娱乐,让就地过年的群众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提倡就地过年,绝不是搞“一刀切”,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保障人民群众过一个健康温馨的春节。以响应就地过年,换牵挂的人安心放心,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我们定能迎来更多温馨暖心的团聚时分。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也在此前表示,春节期间是不是就地过年的问题要基于风险研判,全国不能“一刀切”,要分类、分区考虑。他同时指出,精准平衡疫情防控和春节团圆的关系,也是对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一种治理能力的考验。
澎湃新闻记者 蒋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