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王小梅 杨兆莲)12月16日,记者从《宁夏残疾人保障和发展“十四五”规划》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宁夏残疾人保障和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我区“十四五”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要求和目标任务,重点对我区“十四五”期间加强残疾人保障和发展的目标任务、路径措施进行了部署。
针对残疾人摆脱绝对贫困后仍然面临的收入与社会平均水平差距大,脱贫基础相对薄弱,抵御风险能力差,就业和康复等服务供需尚不完全匹配,残疾人融入社会、参与建设的内生动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激发等现实问题,《规划》在制定“十四五”发展目标和任务时,围绕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突出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保障,一个是发展。
强调保障,就是在制度层面对残疾人群体做好顶层设计,从康复、教育、就业、无障碍环境等方面制定完善政策,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让残疾人实实在在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强调发展,就是在保障的基础上,为残疾人群体赋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内在创造性,靠劳动改变自己的生活,助力残疾人成为社会进步的建设者、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发展成果的共享者。
加强残疾人保障方面,将通过建立防止残疾人返贫监测机制,制定返贫致贫残疾人帮扶政策,启动实施解决残疾人相对贫困问题行动计划等措施,巩固残疾人脱贫成果;
通过优化残疾困难人员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政策,拓展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提高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类和实际救助保障水平,延长已就业创业残疾人低保渐退期,提高精神残疾人服药和住院治疗补助标准,建立低收入重度残疾人残疾评定补贴制度,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优秀残疾人慰问制度等措施,健全多层次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
通过出台实施《残疾人就业条例》办法,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帮扶制度,建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预留岗位、定向招录(聘)残疾人制度,制定用人单位安置残疾人就业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建立完善残疾人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残疾人就业辅导员制度、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帮扶等措施,稳定和促进残疾人就业增收;
通过建立残疾儿童预防和报告制度,健全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实施送康复服务进残疾儿童家庭项目,建立7~17岁残疾儿童少年康复救助制度,开展脊髓损伤残疾人能力重建训练,推动适配更高质量的辅具,加快辅具免费借用回收和“爱心接力”便民轮椅公益项目实施进度,健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机制等措施,加强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
通过将无障碍环境建设作为文明城市、智慧城市创建和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乡规划,创建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县和示范村镇社区,加强包括保障房小区在内的城镇老旧小区和社区无障碍环境改造,加快低收入重度残疾人家庭、老年人家庭无障碍(适老化)改造,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无障碍改造,做好公共服务网站和在线APP的无障碍改造工作,市、县普遍建立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队等措施,全面打造适老适残的无障碍社会环境、物质环境、信息环境。
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方面,将通过依托自治区九个特色产业发展,推动“阳光助残小康计划(2021—2025)”深入实施,加强农村残疾人产业发展基地建设等措施,增强残疾人产业增收能力;通过建立残疾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优先保障符合条件的残疾人通过公益岗位就近就地就业,推广“托养+就业”扶贫模式,实施“50×50残疾人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计划”,开展残疾人才艺展演、成果展览、作品展销活动,新建宁夏盲人按摩医院等措施,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水平;
通过加快中医适宜技术、高端康复设备、智能化康复器械和辅具、模拟康复训练系统等新科技产品在残疾人康复中的应用,开展康复工作创新课题研究,实施肢体残疾人“重塑未来”矫治手术等医疗救助项目,推进互联网+辅具适配服务等措施,提升残疾人康复效果,让更多残疾人回归社会生活;
通过实施《宁夏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5)》,大力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积极推进残疾人高等教育,鼓励县(区)开办融合式特殊教育学校等措施,提高残疾人受教育程度和从业能力;
通过开展残疾人群众性文化活动,扶持创办残疾人文化艺术社团,打造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培养残疾人非遗传承人和文艺人才,打造市级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拓展残疾人竞技体育训练参赛项目,狠抓残疾人竞技体育运动员选拔培养,建设社区残疾人健身示范点,创编推广残疾人康复体育、健身体育项目等措施,培育适合残疾人的文化产业,培树残疾人自强模范,激发残疾人内生动力,引领和带动更多残疾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