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三级跳”——贵州加速构建新型建材产业制造体系
最新出炉的贵州新型建材产业规划提出,未来五年间,贵州新型建材产业产值年均增速力争保持在8%以上,至2025年达到2350亿元,勃勃雄心崭露无遗。
顺应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而蓬勃兴起的新型建材产业,对于贵州产业版图来说算得上是个快速长大的“新生儿”。
“十二五”期间,借力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的实施和“5个100工程”建设的巨大牵引,贵州建材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总产值由2010年的193亿元暴增至2015年的1256亿元,一跃成为贵州主要支柱产业之一。2015年,“新型建材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统计的产业门类出现在贵州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统计中。
随着以水泥、混凝土、墙体材料、平板玻璃、建筑陶瓷为主导的建材产业体系逐步成型,石材、玻璃深加工、保温材料、防水材料、塑料化学建材等新兴产业也快速发展起来。2016年,贵州印发《贵州新型建材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全力推动新型建材产业再攀新高。2020年,贵州新型建材产业总产值升至1595亿元。
十年“两连跳”,劲增8倍多。堪称丰硕的成效背后,支撑力量从何而来?
“说到底,就是贵州近年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依托市场需求和省情实际为新型建材产业量身定制的路径方略。”贵州省建材联合会负责人说,其中最主要的三个核心词:智能制造、优化布局和绿色发展。
推动智能制造,为贵州新型建材产业赋“能”
“工业大突破”、大数据战略行动等为贵州新型建材产业推动智能化制造提供技术支撑。截至目前,贵州新型建材产业获得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平台的企业就达29家。
就在刚刚闭幕的第二届贵阳工业博览会上,贵州省内多家新型建材企业带来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新产品成为主角,不少企业甚至直接将工业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应用搬上展台。
“前来咨询合作的企业很多,主要是看中我们的创新技术。”其中一家参展商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她供职的企业主要从事塑胶管道生产,通过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企业最近被授予了贵州省2021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
还有很多企业因智能制造而“火了”。8月初,贵州安顺高新区新型建材创新型产业集群入选科技部2021年度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名单。9月中旬,在中国“专精特新”新品发布会上,一家贵州新型建材企业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工程管道,获得国家工信部现场重点推优展示。9月27日,又有25家企业被评选为贵州省资源综合利用新型墙体材料示范企业。
同时,智能制造理念还顺势向传统建材行业延展,不少传统建材企业通过对新技术的探索实践,深入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不断优化生产流程和升级产品形态,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装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砼智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高性能混凝土智能制造和个性化定制,等等。
截至目前,贵州水泥企业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占比已达到100%,玻璃及制品行业浮法玻璃产能比重达到90%,产能利用率达到98%以上。而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比例则达到90%以上,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磷石膏墙板、精品砂石骨料等新型建材产品应用比例一直在不断提高。
优化空间布局,为贵州新型建材产业塑“型”
近年来,贵州依托各地资源优势,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各地形成了一批新型建材特色产业集群。
安顺市、铜仁市建成了石材产业工业园区。
贵阳市、黔南州建成了综合利用磷渣、磷石膏等工业固废的新型建材产业基地。
六盘水市、毕节市建成了综合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固废的新型建材产业基地。
在黔东南形成了林产一体化新型建材产业和木结构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在遵义市凤冈县建成了凤冈·中国中西部水暖卫浴五金制品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等等。
除了这种直观空间上的布局优化,还有基于发展要素的配搭优化也在同步进行中。
最近,贵州安顺市高新区新型建材产业园的工作人员,就正忙着向园区内各家企业引荐从事知识产权管理的企业,通过政府搭桥的形式培育企业、优化内部结构,使得园区产业链更加完善。
“要素配置的优化就是要进一步明晰产业发展方向,要在创新资源集聚、创新平台建设、产业协同发展上取得突破,同时要集聚政策、要素、资本,做好技术成果转化、知识成果保护等工作。”贵州省建材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说。
倡导绿色发展,为贵州新型建材产业铸“魂”
在通往六盘水钟山区一家矿山开采混凝土生产企业道路两旁绿植环绕、路面干净整洁。自贵州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以来,该企业投入360余万元绿化矿区面积约8.5万平方米,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石、尾矿产生的粉尘等污染进行有效处置,实现零排放。
该企业负责人介绍,通过绿色转型,企业建起循环生产线,将所有物质以及边角废料运用到各个建材产品(市场)进行消耗,不仅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产能也实现了最优化。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秉持绿色发展理念,贵州新型建材产业已成为贵州省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
2020年,贵州省建材产业年综合利用各类工业固废约6000万吨,占贵州省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的95%以上。作为全国唯一的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试点省,已建成14个试点示范项目,形成日处置生活垃圾约4050吨的能力,位居全国第1位。作为全国6个开展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试点省之一,贵州省高性能混凝土、装配式部品部件绿色制造水平不断提升,先后有15家企业获得三星级认证、23家企业获得二星级认证、22家企业获得一星级认证,10多家建材企业被工信部授予绿色制造示范企业。
“能”“型”“魂”高质量融合生发的强大动能,使贵州新型建材产业……贵州新型建材产业快速成长为贵州十大工业产业之一。拉长视角,产业总产值从2010年的193亿元到2015年的1256亿元,再到2020年的1595亿元,如今又瞄准了2025年的2350亿元,就像一组紧凑衔接的“三级跳”,呈现出蹄疾步稳、精彩纷呈的产业发展态势。
最新的产业规划显示,到“十四五”期末,贵州新型建材产业将继续坚持“无中生有、有中生新”方针,持续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服务型制造业现代化,力争初步形成结构合理、产能优化、技术先进、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的先进新型建材产业制造体系。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欧阳海南